首页> 中文学位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6h】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精神压力增加,同时电脑的普及使人们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故退行性脊椎病(颈椎病和腰椎病)及其相关病发病率增高,且发病愈来愈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目前针灸治疗本病已经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调脊通督针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压痛点个数改变及其差值的影响,观察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优势,以利于推广应用。
   方法:
   1.一般资料及诊断:64例患者均选自湖北省中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2010年5月-2010年12月)。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颈椎X片、CT或MRI检查确诊。
   2.治疗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调脊通督针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取穴:治疗组:督脉阿是穴(颈椎压痛最明显的棘突间)、夹脊穴3对(督脉阿是穴的两侧夹脊穴及其上下相邻各1对)、大椎、风府。对照组:风池、天柱、后溪、颈椎4、5、6夹脊穴;针刺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夹脊穴、天柱进针约1.2-1.5寸,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督脉阿是穴进针约0.8-1.0寸,大椎稍向上斜刺0.5-1.0寸,风府稍向下斜刺0.5-1.0寸,禁向前上深刺、提插、捻转,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约0.5-0.8寸,运针得气;后溪进针约0.5-0.8寸,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30 min;疗程:两组均针刺1次/d,6天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进行下一疗程。两组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疗效分析:疗效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为依据进行判定;临床症状评分: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分别对入选患者治疗前后的颈肩部和上肢疼痛程度进行连续测量评定;治疗前后颈项部穴位压痛点数的增减变化。
   4.统计:所有数据均以SPSS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16例,无效1例。两组治疗后均疗效显著,痊愈率比较P>0.05,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组和对照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的比较: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治疗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治疗一周、治疗二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效,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二组治疗均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症状(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组间比较:两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治疗一周比较有差别(P<0.05),治疗三周相比无差别(P>0.05);两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减少差值的比较,治疗一周,治疗组疼痛量表评分减少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方法能更快的轻患者的疼痛评分。
   3.治疗组和对照组颈项部穴位压痛点数量的比较:项部穴位压痛点数量,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治疗一周、治疗二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效,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二组治疗均能有效减少患者的颈项部穴位压痛点数量;组间比较:两组二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比较无差别,治疗一周比较有差别(P<0.05),治疗三周相比无差别(P>0.05)。治疗一周,治疗组穴位压痛点数量减少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方法能更快的减少患者的疼痛穴位数量;治疗三周,治疗组穴位压痛点数量减少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较长时间的治疗后减少患者的疼痛穴位数量效果无明显差异。
   结论:
   本课题研究结果提示: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显著减少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和压痛点个数(P<0.05),减轻患者疼痛,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比虽总体疗效和减轻患者疼痛方面无差异,但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本病起效更快,比较有差异(P<0.05)。本研究说明,调脊通督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因其取穴更切合临床实际,起效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