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隔物温和灸结合药物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6h】

隔物温和灸结合药物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有效性,为隔物温和灸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中血小板参数的影响,为隔物温和灸治疗疾病的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方法:
   1.资料来源:40例患者均来自201 O年3月-2010年12月来自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疼痛科门诊及住院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组20例,男性3例,占15%,女性17例,占85%;对照组20人,男性5例,占25%,女性15例,占75%。
   2.研究方法:将4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信封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期为3个月。对照组以甲氨蝶呤(MTX)口服(每片2.5mg,上海信谊药厂生产),每次10mg,每周1次。治疗组采用隔物温和灸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同对照组,每周连续5天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休息痛、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病人对目前疾病状况的评估、医生对受试者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估、HAQ评分)及实验室指标(ESR、CRP、RF)进行评估,采用ACR20、ACR50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DAS28评分作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对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观察评估。
   结果:①共37例患者最终完成试验,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休息痛、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病人对目前疾病状况的评估、医生对受试者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估、HAQ评分)和实验室指标(ESR、CRP、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有9位患者达ACR50,8位患者达ACR20;对照组有2位患者达ACR50,11位患者达ACR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个月后,两组内DAS28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组19例患者中,7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对照组18患者中,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水平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
   结论:①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早期RA疗效明显,可较快的控制疾病的发展。②本组对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水平有一定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