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6h】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在面神经疾病中周围性面神经炎是较为常见的疾患,根据祖国医学的记载,周围性面神经炎有“口僻”、“面瘫”、“口眼歪斜”等等之称,中医究其病因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的不足,而致脉络空虚,阳明、少阳两经的空虚使得风邪乘虚侵袭,最终所致经气阻滞,进而经筋失养,导致了筋肉的纵缓不收而发病。此病同时又有着发病突然的特点,常在晨起时才被病患所发觉,多以单侧面部发生,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不自然甚至无表情,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扩大乃至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歪斜且歪向健侧,同时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周围性面神经炎较比其它病变虽不是严重的疾病,但由于患病所造成的外观形象的改变,常常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病患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中医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效果十分的显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关于针刺疗法具体作用机理以及在发病初期是否可以针刺的问题上众多医者仍存在有一些疑问。本研究拟在十分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了目前乃至西医上都较公认的先进指标,对周围性面神经炎针刺治疗疗效等这些医者关注最多的问题进行了临床研究,并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在治疗本病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在导师向诗余的指导下,以突出中医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并本着寻求提高周围性面神经疗效,缩短疗程的目的,同时也为更深一步探讨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病患针刺时机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方法:
   本研究参照了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一书中所制定的临床疗效标准,同时选取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84例且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该84例近期患者(即1-20天)。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共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5.2±10.1)和对照组(共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5.5±11.5),治疗组以针刺治疗为主同时配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治疗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min,6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无差别药物治疗,相同疗程后,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效果分别进行疗效评估,并进一步统计治疗后的疗效,运用SPSS软件进行比较。
   治疗组选取主穴:阳白、四白、迎香、地仓、下关、颊车、牵正、翳风、颧髎、巨髎、合谷。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医者用0.25×40mm毫针指切法快速进针,同时采用捻转法轻捻得气,得气后留针,留针时间为30分钟,且每10分钟捻针一次。针刺同时用TDP神灯照射患侧局部30分。
   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疗效情况分别进行疗效评估,并统计治疗后各组疗效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其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经过t检验,P>0.05,两组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痊愈率69.04%,显效率16.67%,有效率11.90%,无效率2.38%,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痊愈率57.14%,显效率21.43%,有效率14.29%,无效率7.14%,总有效率为92.86%,经spss软件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的有效率有着显著差异(P<0.01),这就表明了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是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
   3、经过针刺疗法治疗后的五大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也是我们观察研究的重点之一。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五个主要临床特征即为:面部表情不自然、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观察研究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经针刺治疗后上诉提及的五大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积分有所降低;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效果要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
   结论:
   通过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得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与针刺时机之间有紧密联系,且认为近期是可以运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时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