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6h】

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为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的门诊和住院部病人,并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针刺双侧夹脊穴、肾俞,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得气后接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G6805-1型,选用疏密波,频率2HZ/15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通电30分钟后出针。然后探测出热敏穴,每次选取1~3个热敏点实施温和灸,直至传热现象消失。每天治疗一次,六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休息一天,共治疗两个疗程。
   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配合温和灸治疗,电针取穴、操作同治疗组。出针后取患侧的夹脊穴,每次选取3个穴位,在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每次15~30min,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天治疗一次,治疗六天后休息一天,六天为一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腰痛评分表值、血液流变学结果及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
   1.腰痛评分表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腰痛评分表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腰痛评分表值较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腰痛评分表差值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
   3.血液流变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全血粘度切变率1.00(P<0.05)、全血粘度切变率30.00(P<0.05)、全血粘度切变率200.00(P<0.05)有改善,但对照组全血粘度切变率1.00(P>0.05)、全血粘度切变率30.00(P>0.05)、全血粘度切变率200.00(P>0.05)无改善(P>0.05);两组对全血粘度切变率5.00(P>0.05)均无改善。两组均能较好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表明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