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痰瘀论治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的临床观察
【6h】

痰瘀论治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将痰瘀阻络理论应用于指导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治疗,对晚血患者采取痰瘀同治的方法,突出正虚痰瘀阻络这一病理中心环节,治疗以扶正祛瘀化痰为基本治则。观察痰瘀同治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的临床疗效,为从痰瘀阻络辨治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将荆州市区血防所近2年就诊的48例晚血腹水型患者,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按2:1比例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16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饮食,不用中草药和中成药,每周复诊1-2次,详细记录病症和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主要症状、体征:胁肋胀痛、腹大胀满、气短乏力、胁下痞块、纳食减少、面色萎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1、AL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Ⅳ-C。疗程为3个月。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按痰淤阻络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
   痰瘀阻络兼湿热型:
   路路通20g、泽兰20g、赤芍20g、贝母15g、漏芦15g、茯苓15g、薏仁20g、茵陈20g、大黄15g,腹胀甚加厚朴10g、枳实10g;苔厚加陈皮15g、石菖蒲15g;牙龈出血加丹皮15g、小蓟15g;腹水明显者加莱菔子20g、大腹皮子各15g、陈葫芦30g;湿热伤阴者加楮实子20g、北沙参15g。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疗程为3个月。
   痰瘀阻络兼正虚型:
   黄芪30g、当归15g、山药15g、山茱萸15g、苡仁20g、茯苓15g、川芎15g、泽兰15g、贝母15g、漏芦15g;阳虚加肉桂10g、仙灵脾15g、减漏芦;阴虚症加北沙参15g、楮实子15g;尿少腹水多者加陈葫芦30g、大腹皮15g;失眠加枣仁10g。服法同上。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治愈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62.5%(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除面色萎黄积分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积分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除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各项指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痰瘀同治法可显著改善腹水型晚血病人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对延缓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