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阳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阳虚水泛证的临床观察
【6h】

通阳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阳虚水泛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统计学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标准

3.2 临床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3.3 安全性评价

4 结果

4.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4.2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4.3 中医综合疗效比较

4.4 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4.5 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的比较

4.6 治疗前后脂质代谢比较

4.7 治疗前后肾功能恶化率的比较

4.8 并发症的比较

4.9 三组复发率的比较

讨论

1.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2.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

3.三组方药治疗水肿病的机制

4.中医药治疗PNS现代药理研究

5.体质的特征

6.脾肾在体质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7.脾肾阳虚是病机关键

8.真武汤加减的基础上分阶段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

9.通阳利水法的理论依据

10.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1.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在激素及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中药温阳利水法、通阳利水法、渗湿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证属型阳虚水泛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都予以规范激素及基础西药(螺内酯、氢氯噻嗪、贝那普利、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对症治疗;温阳利水组30例,除予以激素及基础西药治疗外,同时给予中药真武汤(茯苓9g、芍药9g、白术6g、生姜9g、制附子9g)温阳利水。通阳利水组3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自拟中药方(葱白10g、桂枝10g、白术10g、茯苓10g、泽兰叶10g)通阳利水。渗湿利水组3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五苓散(猪苓12g、泽泻20g、白术12g、茯苓12g、桂枝8g)渗湿利水。均分别以8周和激素维持量后半年为观察周期,进行临床疗效和激素并发症及减量、维持量阶段的复发率情况观察。
   结果:
   1.综合疗效有效率比较:真武汤组完全缓解8例,显著缓解7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3%。通阳利水方组完全缓解13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0%。五苓散组完全缓解6例,显著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9例;有效率70.00%。通阳利水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真武汤组和五苓散组。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通阳利水方治疗阳虚水泛证更有效;真武汤组与五苓散组比较,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武汤与五苓散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综合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2.证候疗效有效率的比较:真武汤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通阳利水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五苓散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证候效率为73.33%。通阳利水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真武汤组和五苓散组。证候疗效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通阳利水方治疗阳虚水泛证更有效;真武汤组与五苓散组比较,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武汤与五苓散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改善症候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3.副作用发生率的比较:经X2检验处理,通阳利水方组与真武汤组和五苓散组在应用激素后的副作用比较,库兴氏综合症、失眠、月经不调、消化道出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糖异常、血压升高比较发生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真武汤组与五苓散组比较,在降低库兴氏综合症、失眠、月经不调、多毛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复发率比较:真武汤组完全缓解8例,复发3例,复发率37.50%,通阳利水方组完全缓解13例,复发2例,复发率15.38%,五苓散组完全缓解6例,复发2例,复发率33.33%,通阳利水组与真武汤组和五苓散组复发率的比较,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真武汤组与渗湿利水组比较,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激素及常规西药联合中药通阳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较温阳利水组及渗湿利水组显著而且安全性好,明显改善激素的毒副作用,并降低复发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