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Aβ内化相关蛋白酶的影响研究
【6h】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Aβ内化相关蛋白酶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针灸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2 针灸对AD模型大鼠血清Aβ1-42的影响

3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

4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LPL、ApoE、ACT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2 西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3 动物模型选择

4 选穴依据

5 星形胶质细胞与AD

6 星形胶质细胞与Aβ

7 Aβ内化相关蛋白酶与AD

8“益肾调督”针灸法治疗AD的机理探讨

9 创新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β-淀粉样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β淀粉样蛋白是老年斑的核心物质,因此减少Aβ的过量生成或加速其内化,减少Aβ的聚集、沉降,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目前已经发表的研究文献,有关Aβ的生成途径方面的研究已有了一定深度的探索,而有关Aβ内化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本课题从Aβ降解的方面进行研究,选取脂蛋白酯酶、抗凝乳蛋白酶α、载脂蛋白E作为研究指标,通过观察针灸百会和肾俞穴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此三种蛋白酶与Aβ关系,探讨“益肾调督”针灸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SPF级、雄性、体重(360±20)g,造模前所有大鼠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将符合条件的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用微量注射法向双侧海马区各注射5μL寡聚态Aβ1-42;假手术组用同样方法在双侧海马区注射与Aβ1-42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选取百会穴和肾俞穴进行常规针刺(针具规格:长25mm直径0.35mm毫针),选用细艾条(半径约0.25mm)在大鼠腧穴上方2~3cm处进行温和灸,每穴15min;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针灸治疗结束后,各组选取10只进行指标检测:(1)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β1-42的含量;(3)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GFAP蛋白的表达水平;(4)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GFAP和Aβ内化相关蛋白酶ACT、LPL、ApoE的表达。
  结果: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
  (1)行为学观察: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跨越平台数增加(P<0.01),而逃避潜伏期则缩短(P<0.01)。
  (2)ELIS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β1-42明显升高(P<0.01),假手术组Aβ1-42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Aβ1-42明显降低(P<0.05)。
  (3)免疫组化结果: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GFAP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和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平均光密度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和正常组比较,治疗组GFAP平均光密度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4)Western-Blo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GF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假手术组GFAP表达则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GFAP表达稍降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LPL、Apo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ACT表达显著升高(P<0.01),假手术组LPL、ApoE、ACT表达则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LPL、ApoE表达显著升高(P<0.05),ACT表达显著降低(P<0.05)。
  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法可以通过上调大鼠海马区LPL和ApoE的表达,下调ACT的含量,促进Aβ的内化,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延缓或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