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及效果分析
【6h】

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及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CT重要性能指标筛选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CT远程质量控制方法与步骤

1 CT远程质量控制前提基础

2 CT远程质量控制方法与步骤

3小结

第四章 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1 CT远程质量控制组织管理体系构建

2 CT远程质量控制实施流程体系构建

3 CT远程质量控制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4小结

第五章 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效果评价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小结

全文总结

1 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工作流程

2 本课题创新之处

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医用CT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附录(二)专家咨询表

附录(三)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影像装置(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计算机技术与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交融的成果,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如果不重视CT临床应用质量与安全,将直接影响到诊、治效果。设备的应用性能差,不仅会发生误诊、漏诊,还会对使用者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甚至会酿成医疗事故,危及生命安全。如今,我国已有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规范、先进的质控检测设备及成熟的质控方法,能够确保大部分CT临床应用质量安全。但我国CT设备数量多、分布广,质量控制工作主要依赖于检测机构,且均由人工完成,不仅导致质控工作任务重、周期长,付出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还监管滞后,时效性差,另外随着CT更新换代,临床诊疗要求越来越高,对于CT质量需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国内CT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建立一套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将传统质量控制模式转变成为通过网络连接的远程质量控制方式,实现远程质量控制检测,完成数据和图像信息等远程分析,提高质量控制效率,最大限度的保障CT临床应用质量安全,满足广大医疗需求。
  方法:运用生物医学工程学原理和方法及管理学相关理论,结合国内 CT质量控制模式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研,了解目前国内医疗机构CT质量控制工作任务重、效率低、还监管滞后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验研究。从管理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设备性能检测、数据上报、维修、报废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与信息化手段结合等方面入手,以某军区3家医疗机构为实验平台,开展尝试和探索,建立全员参与、全要素、全寿命周期的远程质量控制体系。
  结果:通过建立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档案管理,开发医院大型医疗设备(CT)数据采集上报系统与CT应用质量控制检测中成像性能自动分析软件,实现了CT性能检测、数据上报、质量分析等远程质量控制。通过近3年的不断完善和实践,基本建立了一套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的一致好评。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完成了CT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确保了CT质量控制检测数据准确、客观且不可逆,实现了CT质量控制的优质、高效、便捷,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CT应用质量管理水平,另外相比传统质量控制模式,CT合格率由80%提升到目前的100%,CT性能指标噪声显著降低(P=0.002﹤0.01),由(0.37±0.13)%到(0.27±0.05)%,空间分辨力显著提高(P=0.002﹤0.01),由6(2)lp/cm到7(2)lp/cm。结论:CT远程质量控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构建CT远程质量控制体系,把医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理论相融合,并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传统的人工质控模式向远程数字化方向转变,能够及时、客观发现潜在的设备安全隐患,有效保证了性能状态稳定、确保了应用质量和临床安全,有效防止了医疗事故发生,实现了CT质量控制的优质、高效、便捷,减少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CT应用质量管理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