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及NO电氧化研究
【6h】

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及NO电氧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碳纳米管简介

1.2.1碳纳米管的发展前景

1.2.2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1.2.3碳纳米管的掺杂

1.2.4碳纳米管的应用

1.3氮掺杂碳纳米管

1.3.1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性质

1.3.2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1.3.3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应用

1.4论文的选题

1.4.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1.4.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5课题研究来源

第2章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2.1实验试剂

2.2实验仪器

2.3表征方法

2.3.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4拉曼光谱(Raman)

2.3.5广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6电化学循环伏安(CV)

2.3.7电化学交流阻抗(EIS)

第3章不同温度下N-MWCNTs的合成及NO电氧化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催化剂的制备

3.2.2不同温度下N-MWCNTs的制备

3.2.3 N-MWCNTs修饰电极的制备及NO电氧化

3.3结果与讨论

3.3.1 N-MWCNT的结构表征

3.3.2不同温度下合成的N-MWCNTs修饰电极上的NO电氧化

3.3.3 N-MWCNTs吸附NO的构型

3.3.4不同温度下合成的N-MWCNTs的NO气敏性能研究

3.4本章小结

第4章不同氨气流速下N-MWCNTs的合成及NO电氧化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催化剂的制备

4.2.2不同氨气流速下N-MWCNTs的制备

4.2.3 N-MWCNTs修饰电极的制备及NO电氧化

4.3结果与讨论

4.3.1 N-MWCNTs的结构表征

4.3.2不同氨气流速下合成的N-MWCNTs修饰电极上的NO电氧化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吡啶和酞菁铁为原料、以包含铁的化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控制合成条件用CVD法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N-MWCNTs)。合成N-MWCNTs的温度范围在750~875℃,氨气流速范围在100~450 mL/min。
   采用XPS、TEM、XRD、FT-IR和Raman等技术对制备的N-MWCNTs进行了表征。XPS研究表明,所合成的N-MWCNTs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氮,分别是吡啶型氮、石墨型氮和分子型氮。理论计算表明,N-MWCNTs中的吡啶型氮比石墨型氮更易于吸附NO分子。
   采用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法考察了NO在N-MW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MWCNTs,其氮掺杂含量和吡啶型氮含量,对NO的电氧化活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吡啶型氮含量越高,电氧化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含较高吡啶型氮的N-MWCNTs是很好的电极材料,可以被用来检测和移除NO。
   对N-MWCNTs进行了NO气敏性研究。结果表明N-MWCNTs中氮含量和吡啶型氮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N-MWCNTs对NO的敏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