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
【6h】

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霍桑与作品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霍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创新

第一章霍桑的科技观

第一节霍桑科技观的内涵

一、科学技术概念界定

二、霍桑的科技观内涵

第二节霍桑科技观的成因

一、殖民地的科学

二、清教因素影响

第三节霍桑科技观的影响和启示

一、霍桑科技观对文化危机和人性回归的启示

二、霍桑科技观对生态危机和自然保护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第一节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及解读

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与霍桑小说的契合点

第二节霍桑短篇作品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霍桑短篇小说的悲剧根源

第一节家族背景和生活经历对霍桑的影响

第二节时代思潮——清教主义对霍桑的影响

一、清教和清教主义思想

二、霍桑的清教主义情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因长篇小说《红字》而蜚声海内外的纳桑尼尔·霍桑,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纵观霍桑的作品与研究成果,笔者发现身处资本主义工业剧变时期的霍桑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性和自然的关系,写下了为数不少的涉及科技的短篇小说,诸如:《胎记》、《拉帕奇尼的女儿》和《伊桑·布兰德》等。无独有偶的是,这些短篇小说又都是以主人公死亡的悲剧性结局而最终落幕的。故此,本文试图从霍桑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悲剧结局着眼,通过文本细读方式,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分析能够反映霍桑科技观的典型的短篇小说。
   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在第一章中总结了霍桑的科技观,并分析了霍桑科技观的成因,最后探讨了霍桑的科技观对今天人们的启示。在第二章,笔者运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霍桑科技短篇中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霍桑短篇小说的悲剧性成因。综上所述,正是霍桑的科技观决定了他的创作倾向——采用悲剧性短篇小说以警世人:遵守自然规律才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第一前提,否则的话,任何盲目的科学实验都势必成为无花之果,只能以悲剧告终。

著录项

  • 作者

    于洋;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黑龙江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文培;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074;
  • 关键词

    霍桑; 美国小说家; 悲剧性; 短篇小说; 科技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