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作为“开放的作品”的《玫瑰之名》
【6h】

作为“开放的作品”的《玫瑰之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侦探小说的后现代置换

第一节 对侦探小说模式的借用

一、对《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戏仿

二、对传统侦探小说模式的颠覆

第二节 《玫瑰之名》:元小说式反侦探小说

第二章 《玫瑰之名》的世界——庞杂的知识迷宫

第一节 《玫瑰之名》的百科全书特征

一、关于“基督贫穷论”的争议

二、关于“笑”的合理性引发的争论

三、《玫瑰之名》的互文性特点

第二节 《玫瑰之名》的迷宫世界

第三节 从中世纪到后现代:真理与意义虚无

第三章 作为历史元小说的《玫瑰之名》

第一节 历史和小说

第二节 关于“虚构的真实”——司各特历史小说传统

第三节 作为历史元小说的《玫瑰之名》

第四节 《玫瑰之名》与《达·芬奇密码》

第四章 艾柯《玫瑰的名字注》与“过度诠释”理论

第一节 关于题目和形式

第二节 艾柯的“过度诠释”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小说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和历史学家。艾柯博学多才,著作内容涉及神学研究、历史研究、美学研究、阐释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集大学教授、作家、文化专栏编辑等身份于一身,既有严谨的学术理论著作、又有集高雅与通俗于一体的小说问世。
   《玫瑰之名》是他声名鹊起之作,也是一部集神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经典作品。《玫瑰之名》取得如此成就首先源于它的通俗性吸引了众多读者,同时,它又是精英学者精心准备的文本盛宴。
   本文将由艾柯的代表小说《玫瑰之名》入手,结合艾柯“开放的作品”理论从反侦探小说、百科全书和历史元小说等方面探讨艾柯作品的开放性特征,从而对其后现代小说诗学做出阐释和评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