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问责制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h】

行政问责制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价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四、创新点

第一章 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界定

一、我国审计组织体系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界定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

二、审计的受托责任分析

第三节 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动因

一、国家民主政治的需要

二、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

三、促进政府履责和职能转变的动力

四、现代审计制度发展的必然

第四节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历史环顾

三、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问责制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经济责任审计在行政问责制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是行政问责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责任审计是行政问责的重要部分

三、经济责任审计在行政问责中的作用

第二节 行政问责制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

一、审计内容及实施标准

二、资产及业务的责任承接

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三、审计结果运用

第三节 行政问责制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审计机关自身制约

二、审计内容及时间范围深度不够

三、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四、审计成果运用制度不健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一节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实施标准的确定

一、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二、任职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三、任职期间财务状况变动情况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

五、任职期间重大经营决策的合规性、科学性和效益性

六、被审计领导人员遵守财经法纪及有关廉政规定情况

七、被审计领导人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八、前任领导人员遗留问题清理情况

九、领导人员任职期末重大未完经济事项情况

第二节 责任承接机制的建立

一、任职期末债权、存货、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的责任承接

二、前任领导人员遗留问题的责任承接

三、领导人员任职期末重大未完经济事项的责任承接

第三节 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原则

二、领导人员履职情况的确定

第四节 审计结果利用

一、提升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结果利用价值

二、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三、健全问责机制

四、建立审计成果分析制度

五、建立审计结果跟踪制

六、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资料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二、任职时间及职责分工情况

三、任职期间主管部门下达经营业绩指标情况

四、任职期间各年度会计报表数据

五、任职期间经济监督部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

六、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一、内控制度评价类别的确定

二、会计信息评价类别的确定

三、遵纪守法评价类别的确定

四、经营绩效评价类别的确定

五、重大经营决策评价类别的确定

六、高风险事项评价类别的确定

七、科学发展评价类别的确定

八、廉洁自律评价类别的确定

九、责任认定评价类别的确定

第三节 领导人员履责类别的确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实践的创新,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性审计制度,自1985年产生以来,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最早产生于厂长(经理)的离任审计,它的出现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要求,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支持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贯彻落实,旨在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与考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国有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伴随行政问责制的大力推行,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角色,在促进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追责问责中发挥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梳理,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在行政问责制中的意义、问题及原因,由于资料及实践经验取得的限制,以最具代表性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研究重点,通过听取专家意见,查阅相关资料及企业的亲身实践等方式,确定经济责任审计九大方面内容,设计一套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审计成果运用,建立责任链,明确前后任的责任,使责任主体不缺位,为行政问责提供依据,最后通过案例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