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期待可能性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6h】

论期待可能性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内容结构

第一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的概念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起源与形成

二、期待可能性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立论根基

一、期待可能性的哲学根基—相对意志自由

二、期待可能性的法学根基—实质正义与刑法的谦抑性

第四节 期待可能性在刑事司法中的认定标准

一、基于客观情形的立场

二、基于人的立场的各种标准学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事司法

第一节 有关期待可能性问题的案例思考

一、郑秀丽伤人案

二、日本“第五柏岛丸”事件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思想在我国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一、我国刑法总则中若干条文解释

二、我国刑法分则中若干条文解释

三、有关期待可能性问题的若干司法解释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在刑事司法中的价值

第四节 刑事疑难案件与期待可能性

一、有关安乐死案件

二、特殊情况下的紧急避险

三、弱势群体的激情犯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期待可能性在中国的构想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的现状

一、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在刑事司法中应被采用

第二节 引入期待可能性的风险

一、期待可能性的技术缺陷

二、容易引发司法滥用

三、期待可能性存在的逻辑矛盾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的司法适用

一、期待可能性的适用条件

二、期待可能性的适用场合—是否对每一个案件都要考虑期待可能性

第四节 引入期待可能性对于我国刑事司法的意义

一、推动刑罚向轻缓化方向迈进

二、推动刑事司法的公正

三、合理调适刑事个案的情与法的冲突

四、有助于解释某些刑法规范

第五节 期待可能性对我国刑事司法的具体指导作用

一、对罪与非罪的认定作用

二、对于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作用

三、期待可能性对于量刑的作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以其关注脆弱人性而著称。现今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与推崇。在大陆法系国家已成为通说,但是我国至今没有明确承认该理论的适用。本文将首先对期待可能性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然后着重分析其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关系,包括其价值、思想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及其对解决刑事疑难案件的贡献。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在分析其风险后,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指出对我国刑事司法的作用,以期能够借鉴该理论的成功经验,吸收其合理内核,真正实现期待可能性的中国化路径,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