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与评估研究
【6h】

我国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与评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3 综合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思路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2.1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理论基础

2.1.1 法学理论

2.1.2 政治学理论

2.1.3 信息学理论

2.1.4 教育学理论

2.2 高校信息公开和保密的辩证思考

2.2.1 高校信息公开概述

2.2.2 高校信息保密的重要性

2.2.3 高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2.2.4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和信息保密制度的关系

2.3 高校涉密信息的范围界定

2.3.1 国家秘密

2.3.2 工作秘密

2.3.3 教职员工的个人隐私信息

2.4 本章小结

3 信息公开背景下高校保密工作的现状

3.1 信息公开背景下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挑战

3.1.1 挑战之一:新修订的《保密法》

3.1.2 挑战之二:涉密信息的不断增加

3.1.3 挑战之三:保密技术的滞后

3.1.4 挑战之四:办学开放性与人才流动性

3.2 当前高校在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保密过度”阻碍高校信息公开

3.2.2 “公开过度”威胁国家秘密安全

3.2.3 “无密可保”错误观念突出

3.3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保密信息制度发展现状

3.4 对目前我国高校信息保密制度发展的总体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

4.1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原则

4.1.1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定位与内涵分析

4.1.2 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

4.1.3 信息化条件下对我国高校信息保密制度构建的创新思考

4.2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与实施

4.2.1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具体设计

4.2.2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执行机构与队伍

4.3 本章小结

5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

5.1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监督

5.1.1 司法监督

5.1.2 行政监督

5.1.3 传媒和公众监督

5.2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评估

5.2.1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评估的作用

5.2.2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评估的指标

5.2.3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评估的方法

5.2.4 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评估内容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浓重保密传统的民族,中国是保密文化兴盛的国度。在国家大力推行信息公开的大背景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小觑。高校承担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大使命。虽然有关高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相关联系已经明显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足够重视,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对于《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2010年颁布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协调实施的相关研究还涉及甚少。为此,在目前有关高校信息公开中对于具体的配套制度的专门研究较少的情况下,本文试图对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关键机制——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和运行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监督机制和评估办法。本文以高校信息的保密制度为主体研究内容,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规范(试行)》和新《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献资料展开研究和阐述。分析了保密工作在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探究了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具体构建、运行与评估办法,最终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想。
  全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理论基础,探究了我国高校信息公开与保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我国高校现行保密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信息保密制度的构建、运行与监督评估机制。本文旨在为我国高校保密制度构建具体制度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