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以新世纪以来的“打工”题材小说为例
【6h】

论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以新世纪以来的“打工”题材小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农民工形象回望

第一节 “打工小说”的界定

第二节 新世纪以前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

一、80年代:懵懂的“乡下人”形象

二、90年代:苦难的“边缘人”形象

第二章 演变中的农民工形象

第一节 农民工形象的新定位

一、悲哀的“成功者”:“逼良为娼”的产物

二、从“悲苦牌坊”到真实的人性探究

第二节 生命追求的复杂化

一、人生目标的变化:从追求金钱到精神满足

二、思想情感的变化:隐忍下的人性百态

第三节 永远逝去的乡村:无法回归的故乡

第三章 把脉农民工形象的演变:仍在路上

第一节 演变的诱因:回归真实

第二节 演变的线索:因势而变

第三节 变革的未来:任重道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30余年来,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现已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与之对应,作为文学形象,农民工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这30年间,农民工文学,尤其是描写农民工的小说的发展历程尤其复杂,尽管只有短短的30余年,但是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农民工的形象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些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所以,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作家们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尝试突破,由此造成的局面,就是农民工形象的日渐多样和复杂化,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小说,以此理清20世纪的农民工形象;第二章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生命追求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入手,来分析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形象日渐复杂和多样化的具体状况、作家的创作方式等因素,第三章结合第一、二章的展示,探讨农民工形象演变的文学和社会原因,以此来展望农民工形象的未来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