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师虐童罪案研究
【6h】

幼师虐童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典型案例和争议焦点

(一)案情介绍

(二)案件争议焦点

二、案件争议焦点的法律分析

(一)情节恶劣的认定

1.从犯罪行为动机和行为目的方面

2.从犯罪手段方面

3.从持续时间和频率方面

4.从犯罪对象方面

5.从危害结果方面

(二)幼师虐童案件共同犯罪的认定

1.不同身份的行为人构成的共同犯罪

2.作为与不作为结合构成的共同犯罪

(三)虐待罪单位犯罪的认定

三、幼师虐童案件犯罪认定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幼师虐童案件中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1.长期伤害累积导致的幼童重伤、死亡的情形

2.某一次虐待行为导致幼童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形

3.虐待行为导致幼童自杀的情形

(二)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三)罪数问题

四、虐待罪的立法思考及建议

(一)虐待罪的立法思考

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虐童案件频发

2.对于虐待罪的修改仍然不能涵盖当前社会存在的所有的虐待情形

3.虐待致人重伤、死亡的法定最高刑较低

(二)完善虐待罪的立法建议

1.借鉴美国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

2.对虐待罪彻底“去身份化”

3.适当提高虐待致人重伤、死亡的法定最高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幼师虐童案件频发,《刑法修正案(九)》未实施之前,虐待罪的主体限于家庭成员,刑法中没有合适的罪名来处理此类案件。多数案件以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赔偿的方式结案。《刑法修正案(九)》对虐待罪做了补充规定,有监护、看护责任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也可以构成虐待罪,幼师也在此之列。《刑法修正案(九)》实施时间较短,缺乏用以指导司法实践的具体理论。因此,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虐待罪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两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引出案件争议焦点,主要涉及情节恶劣的认定、共同犯罪的认定、虐待罪的单位犯罪的认定。总结了认定虐待罪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虐待罪的结果加重犯,罪数问题,并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文章最后分析虐待罪立法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借鉴美国的儿童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对虐待罪彻底“去身份化”,适当提高虐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法定最高刑。进一步完善虐待罪立法,更好的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著录项

  • 作者

    徐振凯;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黑龙江大学;
  • 学科 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玉庭,张国斌;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刑法;
  • 关键词

    幼师虐童案; 刑法; 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