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秦儒、墨“智”范畴的比较研究
【6h】

先秦儒、墨“智”范畴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1.挖掘了先秦时期“智”范畴的双重内涵

2.完善了对先秦时期儒、墨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先秦“智”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术开创时期的显学

一、先秦时期学术的开创与奠基

二、世之显学

第二节“智”范畴的产生

一、字形的演变

二、字义的演变

第三节“智”范畴的发展

一、弃智

二、崇智

第二章先秦儒、墨“智’’范畴的比较

一、学与思: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达到“智”

二、能与所:主体认识能力与客体认识对象

三、官能与思想: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认知方式

第二节先秦儒、墨“智”范畴的不同点

一、“知”的来源

二、“智”的差等

三、“德性之智”与“知性之智”

第三章先秦儒、墨“智’’范畴的现代启示

第一节先秦儒、墨“智”范畴在知性意义上的现代启示

一、全:认知方法要全面

二、验:认知结果要判断

三、行:认知要与行结合

第二节先秦儒、墨“智”范畴在德性意义上的现代启示

一、明德:讲仁爱

二、亲民:重民本

三、止于至善:知止慎独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先秦时期儒、墨两家合称为“显学”。关于儒、墨的比较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智”范畴在儒、墨两家学说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围绕对儒、墨两家“智”范畴的比较来进行研究。第一章讲“智”字的字形以及字义的发展与演变。第二章通过比较“智”范畴在儒、墨两家当中的异同,我们可以得知两家“智”范畴的相同点在于他们都重视“学”与“思”对“智”的影响,都承认认识主体有能力充分认识客体对象,都认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认知方式;而不同点则围绕“知”的来源、“智”的差等、两家“智”范畴“知性”与“德性”的侧重点不同来展开的。最后通过“智”范畴具有知识性和道德性的双重内涵,总结出“智”范畴在知性、德性两方面的现代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