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见危不助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
【6h】

见危不助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见危不助案例

1.广州佛山小悦悦事件

2.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

3.河南驻马店女子被撞事件

(二)案例评析

二、见危不助的辨析

(一)见危不助的特征

1.见危不助的主体

2.见危不助的“危”

3.见危不助的“助”

(二)见危不助的类型

1.特殊主体的见危不助与一般主体的见危不助

2.广义的见危不助与狭义的见危不助

3.有危险的见惫不助与无危险的见危不助

4.不实施直接救助的见危不助与不报告他人危难的见危不助

三、见危不助原因的法社会学视角考察

1.陌生人社会的形成

2.风险社会的来临

(二)法律制度缺失原因

1.陌生人社会缺少法律制度的协调

2.风险社会缺少法律制度的保障

四、见危不助问题解决的法律与道德路径

(一)法律保障危难救助行为

1.完善救助者权益保障制度

2.严厉惩罚诬陷好人者

(二)道德引导危难救助行为

1.树立道德模范,鼓励公民行善

2.重视公德教育,提升公德认知

3.发挥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见危不助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有必要去分析它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结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见危不助案例,从见危不助的特征和类型对见危不助进行辨析,界定文章所述见危不助的范围是一般主体的见危不助;然后从法社会学的视角考察见危不助产生的原因,论证社会转型下陌生人社会的形成、风险社会的来临、法律制度在保障救助者权益、惩罚诬陷好人行为方面的缺失是见危不助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以见危不助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从法律与道德路径提出见危不助解决的对策,论证见危不助问题的解决应从法律保障危难救助行为,道德引导危难救助行为两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包括:完善救助者权益保障制度、严厉惩罚诬陷好人行为、树立道德模范、重视公德教育、发挥社会组织及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