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稀土掺杂的纳米BaMoO4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6h】

稀土掺杂的纳米BaMoO4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 论

1.1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1.2 稀土发光材料的种类

1.2.1 光致发光材料

1.2.2 电致发光材料

1.2.3 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1.2.4 应力发光材料

1.3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1.3.1 化学沉淀法

1.3.2 高温固相法

1.3.3 水热合成法

1.3.4 溶胶—凝胶法

1.3.5 微波合成法

1.3.6 微乳液法

1.4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及特性

1.4.1 稀土离子及其光谱特性

1.4.2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发光材料性能特点

1.4.3 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

1.4.4 浓度猝灭现象

第2章 纳米晶BaMoO4:Eu3+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2.1 实验室试剂与仪器设备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 稀土发光材料BaMoO4:Eu3+粉体的性能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X射线实验结果分析

第3章 纳米晶BaMoO4掺杂Eu3+离子发光性质研究

3.1 纳米晶BaMoO4:Eu3+的温室发射

3.2 纳米晶BaMoO4:Eu3+粉体中的能量传递

3.3 纳米晶BaMoO4:Eu3+的荧光强度和浓度猝灭关系

第4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材料研发人员一直十分重视亮度高并且性能较稳定的红色发光材料。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3Eu+掺杂的纳米钼酸钡荧光粉,并对其室温发射性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煅烧温度、稀土掺杂浓度等因素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
  本文利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了紫外和蓝光发光二极管(LED)激发的红色荧光粉34BaMoO:Eu+。样品的XRD衍射图样显示了样品为单相的体心四方晶系4BaMoO。34BaMoO:Eu+粉体可被395nm的紫外光和464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在613nm处发光强度最大,是电偶极跃迁5702D→ F为主导地位的红光发射。所以,34BaMoO:Eu+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材料。对比不同掺杂浓度以及不同煅烧温度样品发射谱,发现不同条件下的样品发射峰强度不同。对样品强发射峰进行监测,可观测到样品中的基质和3Eu+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现象,基质将能量传递给了3Eu+离子。在相同的激发条件下,发现荧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增加而升高,然后又随之降低。这说明将3Eu+掺杂到4BaMoO基质中会发生浓度猝灭,掺杂3Eu+的最佳浓度为15mo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