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里根的新联邦主义——以《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为视角
【6h】

里根的新联邦主义——以《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注释:

第二章 里根新联邦主义改革背景

一、滞胀危机

二、合作联邦主义危机

三、新保守主义思潮兴起

注释:

第三章 里根新联邦主义改革内容

一、1980年之前的新联邦主义

二、《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

三、1982年的“梳理计划”

注释:

第四章 里根新联邦主义评价

一、从预算方面考察里根新联邦主义

二、从拨款改革考察里根新联邦主义

三、从福利改革考察里根新联邦主义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里根新联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以协调政府间关系为最终目的政治战略,旨在通过经济立法改善政府间关系,做到权力下放,扭转合作联邦主义下联邦政府过于集权的趋势。《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是里根政府初期通过的重要立法之一,也是里根总统新联邦主义重要内容。法案详细提出在今后三年中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政策,通过削减和整合众多国内项目,建立新的整笔拨款,从而在政治上达到遏制联邦权力过度膨胀的战略。梳理计划是里根于1982年提出的大规模新联邦主义改革战略,但最终由于各方反对而作罢。本文以《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为主要研究目标,论述此法案出台背景,还原艰辛的立法过程,分析法案作用,借此法案探讨里根新联邦主义。
  绪论部分中,主要展现中美学术界对里根政府新联邦主义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及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不足,以此确定本文的突破口和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本文的写作意义所在。
  正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上的滞胀危机,政治上合作联邦主义弊病,新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兴起。通过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探讨促使里根提出新联邦主义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先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新联邦主义改革。其次详细阐述与本文主旨相关的《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着重对法案筹备、提案、和立法程序做全程还原,以此揭示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中在立法程序、立法规则和法案内容上的两党之争,透析美国两党关于法案的利益角逐。最后叙述1982年梳理计划。
  第三部分,总结里根新联邦主义历史作用。以里根新联邦主义重要内容的《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拨款和福利改革为视角,评述财政政策在协调政府间关系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里根新联邦主义立法成就。继任的布什传承里根新联邦主义,直到克林顿时期停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