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构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后见之明偏差的概念

二、后见之明偏差的成分

三、后见之明偏差的研究范式

四、后见之明偏差的理论解释

(一)认知模型

(二)个体认知能力及其特质

五、后见之明偏差的实验任务类型及主要研究结果

(一)琐事任务

(二)事件学习任务

(三)其他任务

六、认知负荷与后见之明偏差的关系

七、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实验研究

一、实验一 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二、实验二刺激呈现方式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三、实验三刺激直接呈现高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第四章 总讨论

一、研究设计的讨论

二、实验材料的讨论

三、研究结果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后见之明偏差是指与知晓事件结果前相比,个体在知晓事件结果后认为结果更不可避免、更容易预见的倾向。对后见之明偏差的理论解释中反馈后优先选择重建模型理论和选择性激活与锚定重建模型理论认为偏差的产生是自动的。因果模型理论认为其发生是受控的,是需要意识努力的过程。双重加工理论认为后见之明偏差中的记忆扭曲过程依赖系统一。系统二的核心过程是工作记忆,认知负荷的增大会影响系统二的推理加工过程。后见之明偏差的每种模型都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适用,而且研究大多以文本和图片为材料。通过考察认知负荷对听觉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来探讨理论模型适用性的研究很少见。另外,以往研究尚未考察刺激呈现方式不同时,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在听觉领域考察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丰富后见之明偏差的研究。
  研究采取文献法和实验法。研究一考察刺激渐进呈现时,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研究二考察刺激的呈现方式改变时,高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研究二包括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考察渐进呈现与直接呈现两种呈现方式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第二个实验比较两种呈现方式下,高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三个实验共抽取了某大学149名大学生施测。综合以上三个实验,可以得出了以下个结论:(1)大学生在声音信息任务上存在后见之明偏差效应。(2)刺激以渐进方式呈现时,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差异显著,认知负荷越高,后见之明偏差程度越小。说明后见之明偏差是一个需要需要意识努力的过程。(3)认知负荷对先见识别的影响不显著,对后见评价的影响显著。认知负荷越高,后见评价的等级数越大,说明后见之明偏差的产生很可能发生于后见评价时的认知重建过程中,后见之明偏差不是因为先见识别阶段对结果信息的编码受到干扰,而是由于个体在后见评价过程中合理化推理的作用。(4)刺激的呈现方式对后见之明偏差具有显著影响,与渐进呈现相比,直接呈现方式表现出更大的后见之明偏差,解题体验可以降低后见之明偏差。(5)直接呈现的方式下,高认知负荷对后见之明偏差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当先见阶段没有解题体验时,个体在后见阶段需要更少的认知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