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化治理视阈下的我国城市养老供给侧改革研究
【6h】

网络化治理视阈下的我国城市养老供给侧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网络化治理的内涵

2.1.2 供给侧改革

2.1.3 城市养老与城市养老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网络化治理理论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2.3 供给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城市养老发展现状及供求分析

3.1 我国城市养老的主要模式

3.1.1 家庭养老

3.1.2 机构养老

3.1.3 社区居家养老

3.2 城市养老发展现状与供需状况

3.2.1 城市养老发展现状

3.2.2 城市养老需求侧与供给侧失衡

3.3 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

3.3.1 子女数量少家庭养老压力大

3.3.2 养老服务水平低下

3.3.3 高层次护养人员严重缺乏

3.3.4 机构养老资金不足

3.3.5 服务对象覆盖面有较大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养老模式分析一以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

4.1 虚拟养老院定义

4.2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服务对象

4.3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运作流程

4.3.1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组织结构

4.3.2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服务流程

4.3.3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监督机制

4.4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优势与困境

4.4.1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优势

4.4.2 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5.1 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以“社区居家"养老为改革中心

5.1.1 创新驱动养老服务

5.1.2 以“社区居家”为改革中心

5.2 提供“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产品促进医养结合

5.2.1 提供各类智慧养老产品

5.2.2 促进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5.3 促进供给多元化主体的协同治理

5.3.1 促进多元供给主体合作

5.3.2 促进协同治理理念

5.4 人才供给端发力培养网络化治理型公共雇员

5.4.1 重新定义工作岗位

5.4.2 改革人事制度培养治理型公共雇员

5.4.3 从人才供给侧发力夯实发展基础

5.5 构建无缝隙责任框架

5.5.1 建立激励和风险共担机制

5.5.2 建立绩效测量与监控机制

5.5.3 寻求管理变更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养老事业在我国的较晚起步,以及我国不断加快的老年人口数量,导致了国人“未富先老”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之前对养老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从供给侧着手,众多问题的凸显导致难有突破。因此,要将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引入到养老服务中。
  网络化治理对解决公共产品供给有重要的参考性,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一部分,也同样适用。主要理论是:在纵向上,划定由下往上的权利结构,政府治理还应在横向联合合作伙伴,建立行动线,这对于新时期政府绩效的提高和责任的增强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新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在多样的伙伴关系以及各种协作和同盟组成的网络化结构中进行公共治理,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只依靠雇员完成治理工作。
  同时,在推进缓解养老问题的实践中,众多新型养老模式涌现,其中不乏创新性的,成功的养老模式。虚拟养老院不同于传统的养老模式,结合各个方式的特点,是一种社区居家养老,如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缓解了当地的养老压力,以地区发展状况为基础,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平台,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并且在不断的发展改进,分析了这种养老模式的优势和缺点,提出相关建议以供思考和改进。
  通过对基础理论和我国城市养老现状的结合分析,借鉴了网络化治理模式的基本理念,分析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供给侧面临的挑战,结合创新的养老模式,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案例,为我国目前养老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意见;涵盖创新、技术、责任、人才和合作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养老供给侧改革理念的建立、体系的构建、过程的运行以及后续的监督支持,对缓解我国目前城市养老供给的主要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也比较利于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