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苯酚及其同系物的吸附研究
【6h】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苯酚及其同系物的吸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介孔碳材料与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1.2.1 介孔碳材料的制备

1.2.2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1.3 介孔碳材料与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应用

1.3.1 介孔碳对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1.3.2 负载/修饰后的介孔碳对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1.3.3 介孔碳和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介孔二氧化硅及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2.3.1 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2.3.2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分析检测方法

2.5 吸附条件优化

2.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5.2 时间对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苯酚的研究

2.5.3 温度、pH值、浓度对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苯酚的研究

2.5.4 不同种吸附剂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2.5.5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对苯二酚的吸附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介孔二氧化硅MCM-41和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3.1.1 液晶模板机理

3.1.2 协同作用机理

3.2 介孔碳和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机理及优势

3.3 介孔二氧化硅及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与讨论

3.3.1 红外测试

3.3.2 XRD衍射

3.3.3 透射电镜TEM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苯酚及其同系物的吸附研究

4.1 介孔氧化硅和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4.1.1 苯酚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4.1.2 时间对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苯酚的研究

4.1.3 温度对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苯酚的研究

4.1.4 pH值对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苯酚的研究

4.1.5 溶液的浓度对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吸附苯酚的研究

4.1.6 介孔二氧化硅和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4.1.7 不同合成温度的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4.2 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对苯二酚的吸附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5.1 吸附等温线

5.1.1 Langmuir吸附等温线

5.1.2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5.2 动力学模型

5.2.1 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5.2.2 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5.2.3 粒子内扩散模型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活性炭和介孔氧化硅是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表面有丰富的官能团,介孔氧化硅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孔径,高的比表面积以及有序的孔道结构,将两者的优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制备出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C/MCM-41),其孔道表面具有像活性炭一样的丰富的官能基团,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孔径,从这种结构的特性表明,其有利于苯酚及其同系物的吸附。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合成MCM-41。再通过硬模板法原位碳化表面活性剂,合成介孔C/MCM-41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几种样品进行表征,通过三种表征手段证明,所合成的介孔C/MCM-41复合材料有规则的介孔孔道结构。原位碳化的操作方法没有改变原母体的有序介孔结构,表面活性剂碳化形成的碳涂层均匀涂覆在介孔孔道的内表面。本文以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C/MCM-41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在此基础上,对其同系物的吸附进行扩展研究。吸附时间、温度、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的pH值、C/MCM-41复合材料合成温度以及吸附剂的种类对吸附均有明显影响,介孔C/MCM-41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经75min达到吸附平衡,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溶液的pH=3时由于未电离的苯酚和C/MCM-41正电表面没有静电排斥,因此对苯酚的吸附量最大,介孔C/MCM-41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吸附量比MCM-41高25%。此外C/MCM-41还对对苯二酚也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能力为1.31mmol/g。
  实验数据不仅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而且对Langmuir方程也有很好的符合度,两者相比,Freundlich的线性相对更高一些。使用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粒子内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的R2值最高,拟合效果最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