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粉末冶金法制备Cu/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h】

粉末冶金法制备Cu/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u/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1.2.2 Cu/C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

1.2.3 Cu/C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制备、表征及摩擦磨损理论

2.1 Cu/C复合材料制备

2.1.1 Cu/C复合材料制备设备

2.1.2 Cu/C复合材料制备流程

2.1.3 Cu/C复合材料配料方案

2.1.4 Cu/C复合材料相对密度检验

2.1.5 Cu/C复合材料硬度检验

2.1.6 Cu/C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检验

2.1.7 Cu/C复合材料性能检测步骤

2.2 摩擦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Cu/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制备工艺对Cu/C复合材料相对密度的影响

3.2.1 型模压力对相对密度的影响

3.2.2 烧结对相对密度的影响

3.2.3 复压对相对密度的影响

3.3 石墨含量对Cu/C复合材料硬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u/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石墨含量对Cu/C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研究

4.2.1 石墨含量对Cu/C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4.2.2 石墨含量对Cu/C复合材料磨损率的影响

4.2.3 石墨含量对Cu/C复合材料摩擦过程中温度的影响

4.2.4 石墨含量对Cu/C复合材料的对磨偶件的影响

4.3 不同转速对Cu/C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4.4 不同载荷对Cu/C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Cu/C复合材料,研究了粉末冶金工艺中型模压力、烧结温度和复压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摩擦磨损机对Cu/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Cu/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研究发现,随型模压力增大,压坯相对密度上升。当压力达到380MPa后,相对密度增加上升缓慢,趋于饱和。烧结进一步提高相对密度,但烧结温度高于1050℃时,部分铜基体烧结过程中流出,致使实验失败。烧结温度970℃为最佳烧结温度,这时压坯相对密度可提高10%。但型模压力过大的压坯烧结过程中相对密度上升空间变小,380MPa的压坯烧结后的相对密度比320MPa的压坯烧结后的相对密度小2%-3%。
  研究石墨含量和镀铜石墨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石墨含量越低,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高。对石墨进行镀铜处理后,复合材料内部结构混料更均匀,布氏硬度和抗压强度进一步提高。不过混料不均匀的铜/石墨颗粒复合材料可承受形变量高于混料均匀的铜/镀铜石墨复合材料6%。石墨含量为15%的铜/石墨颗粒复合材料抗压强度130MPa,形变量15%,更为接近国外产品。
  通过摩擦磨损测试表明:石墨含量越高,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越低,载荷相同时,在微缓磨损阶段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上升,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减小,石墨进行镀铜处理后,摩擦系数基本不变,但磨损量上升40%。石墨含量为15%的铜/石墨颗粒复合材料,摩擦系数0.57和国外样品相似。而磨损量0.35%优于国外磨损量0.62%的产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