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6h】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OF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3.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1.3.3 循环经济发展层次

1.3.4 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

2.1 基础理论分析

2.1.1 市场失灵

2.1.2 政府失灵

2.1.3 循环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困境

2.2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特点与分析

2.2.1 日本

2.2.2 美国

2.2.3 德国

2.3 国内地方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特点与分析

2.3.1 北京市

2.3.2 青岛市

2.3.3 深圳市

2.4 主要经验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

3.1.1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3.1.2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利条件分析

3.2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3.2.1 资源利用消耗状况

3.2.2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3.2.3 社会机制建设状况

3.3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矛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4.1 加强引导,提高政府部门和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4.2 确立适合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

4.3 提高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行政管理能力

4.4 努力形成有利于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机制

4.5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

4.6 完善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管理机制

4.7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后 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地球环境的恶化使人类的生存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如何解决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走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
  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于2004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要求用新的思路去调整旧的产业结构,要求用新的体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出了新的道路,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始实施,从国家层面提出原则性规定,并逐步在部分省份开展试点工作。目前,有的省份循环经济发展较快,走在了全国前列,但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参差不齐,企业积极性不高,公众缺乏认识,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措施和作用不明显。如何发挥黑龙江省现有的优势,克服不利的条件,提高认识、转变职能,采用哪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机制、产权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黑龙江省尽快发展循环经济,值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首先对循环经济进行了一般性研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定义、特点、内涵和发展模式,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全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和现状,结合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有效做法,得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示。针对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点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