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
【6h】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

DYNAMIC MEASUREMENT OFEARNINGS QUALITY OF LISTEDCOMPANIES OF ELECRTONIC ANDINFORMATION TECHNOLOGYINDUSTRY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测量的理论基础

2.1 收益质量的内涵

2.2 收益质量的属性及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特征

2.3 结构方程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测量体系构建

3.1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特征

3.2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的指标的选取

3.3 测量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模型的实证检验及应用

4.1 初始时点模型的分析

4.2 收益质量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4.3 检验结论及局限性

4.4 潜变量增长模型建立及分析

4.5 具体企业收益质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收益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信息,也是投资者、债权人及各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的焦点。收益质量能够对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进行有效评价,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地位,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提升其它产业竞争力,而在资本市场上,电子信息产业类公司平均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投资风险大,因此研究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有着极深远的意义。
  本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特点分析,认为收益的获利性、成长性、可靠性、收现性、创新性、持续性、安全稳定性七个方面属性全面综合揭示了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并选取28个财务指标作为观测变量对上述属性进行量化分析。基于结构方程的PLS通径建模方法能够处理复杂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能计算出潜变量得分等独有优势,为进行收益质量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构建初始PLS时点模型进行测量。
  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09年我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32家样本数据,通过初始时点模型检验、拟合、修正,最终确立了15个财务指标作为收益的获利性、成长性、可靠性、创新性、收现性五个属性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建立了适合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的时点测量模型。通过时点模型得出上市公司三年潜变量得分,运用时点模型潜变量得分构建了收益质量动态测量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收益的预测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电子信息行业收益波动较大,所选取指标大都能有效的参与收益质量的测量,并得出五个属性潜变量对收益质量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获利性、可靠性、成长性、收现性、创新性。
  为了从实务上证实电子信息行业收益质量测量体系的科学性,本文选取了用友软件、同洲电子两家公司进行结论检验,结果表明收益的属性是可测量的,预测模型是有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