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研究
【6h】

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研究

STUDY ON THE INQUIRY INSTITUTIONOF HEILONGJIANG PEOPLE’S CONGRESS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人大质询制度的背景及意义

1.2 质询制度的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质询制度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2章 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地方人大质询制度的历史沿革

2.2 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的现状

2.3 影响人大质询的关键因素

2.4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5 案例分析——关于滨江桥收费站迁移问题的质询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议会质询情况及其借鉴作用

3.1 国外议会基本情况

3.2 国外议会质询基本情况

3.3 国内外质询制度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完善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建议

4.1 优化质询主体的建议

4.2 加强工作机构服务水平

4.3 完善质询程序的法律保障

4.4 加强公众和媒体监督

4.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质询制度起源于西方议会国家,经过二百多年的实践,日渐成熟,在西方议会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议会经常使用的监督手段。质询权是我国人大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提出质询对于增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职务意识、提高国家权力机关权威、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黑龙江省人大开展质询情况看,提出的质询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强人意,与人大的法律地位及所担负的职责相比,仍显力度不够,效果不甚理想,离社会公众对人大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
  本文从我国地方人大质询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立法现状入手,立足于我国人大代表兼职制、职务结构不合理、没有专门工作机构、知情权不足、质询积极性不高的实际,从黑龙江省人大行使质询权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质询主体、人大工作机构、质询程序、公众与媒体监督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比国外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及实践情况,找出了黑龙江省人大质询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分析、实例分析和国内外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借鉴国外议会质询的做法和经验,根植于我国国情,提出了优化质询主体素质、提高工作机构服务水平、完善质询程序、加强公众与媒体监督等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