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返工的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模型研究
【6h】

基于返工的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基于返工的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模型研究

PERFORMANCE GENERATION MODEL IN PRODUCT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REWORK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产品开发的信息模型

2.1 产品开发活动模式

2.2 产品开发活动的绩效

2.3 产品开发活动中的返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返工的 PGM 模型解析

3.1 模型构建

3.2 最优执行模式分析

3.3 最优决策空间刻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案例背景

4.2 项目描述

4.3 分析结果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4.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研发企业纷纷采用并行工程以加速产品开发,但并行工程中上下游严重的协调问题使得研发企业很难按照既定的时间和成本开发出质量可靠的产品,因此需要进行返工以弥补质量缺陷。Joglekar et al.(2001)提出了绩效产生模型(Performance Generation Model,PGM),通过考虑组件绩效和系统绩效来决定开发的执行模式,以便项目经理在开发之前能够便捷的选择最优的执行模式以提高开发绩效。然而,Joglekar et al.没有考虑返工。本文基于协调理论中信息结构与执行模式的匹配研究,构建了基于返工的PGM模型来分析各种最优执行模式,通过考虑组件绩效、系统绩效和返工绩效,利用模型变换之后的系数1F,2F,3F,4F,5F,6F来构造解空间树,确定一个产品开发应当选择何种执行模式(顺序模式、顺序返工模式、完全重叠模式、前重叠模式、前重叠返工模式、后重叠模式、后重叠返工模式、部分重叠模式、部分重叠返工模式)。本文模型概括了很多产品开发的执行模式,应用性良好。
  本文还将基于返工的PGM模型应用于一个实际的产品开发项目,分析得出了理论上项目经理应该采取的执行模式,并通过比较改进前后的执行模式来说明模型得出的执行模式可以显著地提高绩效。最后,针对案例结果对模型做了评注并提出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