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产丁醇菌种的选育及代谢副产物对丁醇发酵影响的研究
【6h】

高产丁醇菌种的选育及代谢副产物对丁醇发酵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高产丁醇菌种的选育及代谢副产物对丁醇发酵影响的研究

ISOLATION OF BUTANOL-PRODUCING BACTERIA AND ITS METABOLISM BY-PRODUCTS INFLUENCE ON FERMENTATION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

1.2丁醇及发酵法产丁醇技术

1.3提高发酵法丁醇产量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4发酵法生产丁醇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第3章 产丁醇菌种的筛选鉴定

3.1 产丁醇菌种的富集

3.2 产丁醇菌种的分离筛选

3.3 产丁醇菌种的鉴定

3.4 培养条件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添加有机酸对丁醇发酵影响的研究

4.1 菌株S10的生长曲线测定

4.2 最适有机盐添加时间的确定

4.3添加单一种类有机酸盐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4 添加复合有机酸盐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化石燃料的减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了寻找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各国的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最初,人们将目光集中在生物乙醇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生物乙醇存在很多缺陷,并不能满足当前汽车的行业对燃料的要求。而相比传统生物能源乙醇,丁醇的优势在于更高的燃烧值;可以以更高的比例与汽油混合,不必改装现有的发动机设备;腐蚀性更低,更易于储存运输,不必对现有的油气运输管道进行大规模改造;同时,丁醇的用途更广泛,生产附加值远远高于乙醇。这些优势,使得生物丁醇逐步成为各国广泛重视和研究的对象。但是,目前利用生物法生产丁醇仍存在很多不足,如菌株生产能力不强,菌株易退化,生产周期长等。针对目前制约丁醇发酵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本课题进行了产丁醇菌种的分离筛选,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考察了代谢末端产物对丁醇发酵的影响,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通过对土壤中的菌种进行富集筛选,获得一株产丁醇量较高且稳定菌株S10。对菌株S10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回收,特异性扩增其16SrDNA,测定其序列全长为1535bp。采用NCBI数据库中的Nucleotide Blast进行序列比对,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菌株S10为梭菌属。经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辅以Neighbor-Joining进化树分析,确定菌株为玫瑰色梭菌(C.roseum)中一个菌株,并将其命名为玫瑰色梭菌S10。对菌株S10的培养条件进行Plaekett-Burman实验,确定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葡萄糖三个因素对菌株生产丁醇影响最显著。然后针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使产量由4.063g/L上升到4.204g/L。
  为了进一步提高丁醇产量,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添加有机酸盐以调整代谢流向。通过添加时间点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有机酸盐添加时间为指数生长期末期。之后利用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适的添加比例。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不添加乙酸钠,而只添加2.57g/L的丁酸钠,丁醇产量即可达到最大的5.808g/L,相比未进行调控时提高了38.1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