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品味、分类与社会再生产——对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
【6h】

品味、分类与社会再生产——对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布迪厄对品味与场域的关联性的分析

2.1 布迪厄的品味观

2.2 场域分化与品味的社会区隔效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布迪厄对分类与社会群体信念状态的考察

3.1 信念:对社会秩序的契合感

3.2 布迪厄对信念状态形成的分析

3.3 布迪厄的分类观:自我分类与社会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布迪厄视野下的阶级轨迹流动与社会再生产

4.1 布迪厄对“阶级”的定义

4.2 三种不同的阶级轨迹流动

4.3 布迪厄对社会再生产的稳定性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布迪厄社会分层思想的评价及其对中国社会学的启示

5.1 对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评价

5.2 布迪厄的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启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阶级与阶层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级界限逐渐模糊,对于阶层的研究逐渐有向消费和文化方向转移的倾向。在此过程中,传统的阶级理论是否还能指导现在的社会分层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许多当代的社会学者对社会分层进行了新的解读。其中,布迪厄对马克思和韦伯的阶层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指出了品味、兴趣、生活方式等文化实践构成了不同阶级阶层的文化符号,也是形成阶层区分的重要原因。
  本文首先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品味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进行梳理,进而对布迪厄视野下的场域与品味的关联性的表现方式进行描述。通过对布迪厄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分类与信念(doxa)这两个概念的强调,分析场域和惯习在信念形成中的作用,从而论述社会分类与自我分类之间的关系。对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中的阶级轨迹的概念进行考察,揭示了布迪厄社会分层思想的基本态度:虽然存在着社会流动与社会反抗的可能性,但凭借特定的机制,法国社会的阶层结构是稳定的。最后对其理论进行评价和反思。布迪厄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对于我国社会分层、阶级冲突、教育不公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可是他仍然未能摆脱分析的客观和预设的主观这一两难处境;他那太过广泛而又缺乏细致的研究方式,也招来了一定的批判。
  本文旨在较为全面细致的解释论述布迪厄的阶层思想,试图为国内社会分层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做一些理论上的基础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