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胃病Ⅰ号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6h】

中药胃病Ⅰ号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郑重声明

前 言

临床研究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胃病Ⅰ号丸对消化性溃疡属脾虚胃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客观评价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指导其在临床的运用。 方法:1消化性溃疡的确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1病例纳入标准(1)中医诊断为胃脘痛,中医辨证为脾虚胃热证,且中医症状积分达6分以上者 (2)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胃镜诊断标准者 (3)年龄在18-65岁 1.2病例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有过敏体质者 (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者 (4)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胃皖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胃脘部胀满或兼胃脘疼痛,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1.4中医辨证标准 主症:脘腹胀满或兼胃脘疼痛脾虚症状:(1)神疲乏力(2)胃纳减少(4)脉缓胃热症状:(1)口干(2)口苦(3)嗳气或返酸(4)舌苔黄(5)大便干结 诊断:主症必备,加脾虚,胃热症状各2项即可诊断为本证 1.5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可达数年或数十年,呈周期性发作,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过劳而诱发。 (2)发作时常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或胀满,伴有泛酸,嗳气,呈节律性,多为进食或服用抗酸药所缓解。 (3)体检发作时上腹部可有局限性轻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4)慢性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诊断标准及病理检查诊断标准即可诊断。 2随机对照试验法,将40例门诊患消化性溃疡的合格受试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药物按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偏盲,按就诊的顺序按编号发药,每次提供同一标号的药,可服用6周的药物 3治疗组用中药胃病Ⅰ号丸,每次10克,每日三次:对照组用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克,每日三次。6周为一疗程 4根据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4.1疗效观察 4.1.1中医辨证要求的症状,体征:脘胁胀满,胃脘疼痛,神疲乏力,胃纳减少,嗳气,泛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结。 4.1.2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前后必须做)。 4.2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4.3疗效判定标准 4.3.1胃镜及病理疗效判定标准 4.3.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疗效指数n≥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n≥70-89%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疗效指数n≥3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疗效指数n<30%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5根据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观察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录入处理。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P<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结果:1两组总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经统计分析,两组总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胃镜,病理,HP检查的疗效比较:其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 4在安全性观察指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中药胃病Ⅰ号丸治疗消化性溃疡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雷尼替丁,而在总疗效,HP,胃镜,病理检查方面与雷尼替丁疗效相当。这表明中药胃病Ⅰ号丸适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属脾虚胃热证的患者。临床研究证实中药胃病Ⅰ号丸是有效和安全的,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制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