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孕吐方治疗妊娠恶阻30例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6h】

中药孕吐方治疗妊娠恶阻30例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临床研究

妊娠恶阻的中西医研究概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孕吐方结合补液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04年6月到2005年10月在武汉市一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早期妊娠者90例,其中诊断为妊娠恶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正常妊娠者30例。60例妊娠恶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正常妊娠者设为正常组(n=30)与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疗法: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1500-2000ml,林格液1000ml,加入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ATP40mg,肌苷针0.4g,依电解质结果加入碳酸氢钠射液125ml或(和)10%KCL10ml,随患者病情的改变酌情加减补液量。治疗组在静脉补液的基础上口服自拟补气养阴、和胃安胎的中药孕吐方(太子参15g、麦冬20g、白术10g、黄芩10g、石斛20g、木香6g、苏梗10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竹茹10g、乌梅10g、甘草5g),浓煎取汁200ml频服当茶饮。两组均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第7天空腹抽取肘静脉血8ml,其中4ml立刻送医院检验科检测电解质浓度及肝肾功能,余4ml离心取血清置-20℃冰箱中保存,用放免法检测胃动素(MOT):采用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胃动素放免药盒;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采用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β-HCG定量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结果:1.治疗开始后第7天,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6.7%、5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0%,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愈出院停药2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7%、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正常组的血清β-HCG分别为:136230±15120mIU/ml、155816±14624mIU/ml、129213±10528mIU/ml。治疗组血清β-HCG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3.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正常组,的血清胃动素值分别为67.15±15.94、70.28±13.56、145.35±30.12。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与正常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51.50±54.84,103.28±38.31,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症状好转或消失、酮体转阴、电解质肝肾功能恢复正常,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孕吐方结合补液治疗妊娠恶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补液治疗。 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胃动素含量均显著提高,提示妊娠恶阻的发生与孕妇血清胃动素降低有相关性;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可能是孕吐方有效治疗妊娠恶阻的机理之一。 3.血清β-HCG的值与妊娠恶阻的发生有关,但与呕吐的程度不成正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