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肺虚络痹”探讨大鼠肺纤维化血管新生的防治
【6h】

从“肺虚络痹”探讨大鼠肺纤维化血管新生的防治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实验1肺纤维化大鼠行为学观察

实验2肺纤维化大鼠病理学研究

实验3肺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动态变化

实验4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

实验5肺纤维化大鼠微血管密度变化

实验6肺纤维化大鼠巨噬细胞TGF-β1mRNA表达影响

结果与讨论

第三部分文献综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致谢

实验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清热化痰法、益气活血法、两法联合运用及两法分阶段运用对博莱霉素诱发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血管新生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 方法:(1)理论探讨:在总结络病与肺纤维化血管新生相关性的基础上,探讨“肺虚络痹”的病机及从抗血管新生角度寻求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理论依据。(2)总体实验:①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②以呼吸频率、力竭性游泳时间观测大鼠行为学变化;③HE光镜及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观察大鼠病理学改变;④天狼星红染色偏光镜下观察肺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⑤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检测VEGF、ET-1及Ang-2,进行半定量分级分析,并用积分光密度法计算其阳性面积的IOD值;⑥观察肺组织微血管密度改变。(3)细胞培养:①建立AM、IM细胞模型;②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③积分光密度法计算巨噬细胞TGF-β1mRNA阳性面积的IOD值。 结果:①行为学:两法联合运用治疗28天后,呼吸频率、力竭性游泳时间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病理形态学:模型组7天时病理特点以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至第28天可见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以胶原沉积、肺纤维化改变为主,肺泡结构破坏或消失,病损范围广泛;两法联合运用治疗28天后,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对Ⅰ、Ⅲ型胶原的影响:模型组早期病变以Ⅲ型胶原为主,Ⅲ/Ⅰ型胶原比例增高,后期病变则以Ⅰ型胶原为主,Ⅲ/Ⅰ型胶原比例下降;两法联合运用组治疗28天后能明显改善在肺间质周围的胶原分型比例,抑制Ⅰ型胶原,保持Ⅲ/Ⅰ型胶原比率。④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模型组肺组织中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ET-1及Ang-2含量升高,两法联合运用治疗28天后,能降低其高表达水平,VEGF、ET-1及Ang-2分级结果与积分光密度结果和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28天时模型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提示IPF病理性血管新生活跃(P<0.01);各治疗组中,益气活血组、两法联合运用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⑥对TGF-β1mRNA的影响:7天时AM中和28天时IM中TGF-β1mRNA阳性细胞率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通过系统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表明:(1)“肺虚络痹”是IPF的基本病机;(2)首次系统提出虚、热、痰、瘀四项致病因素在病变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3)两法联合运用组兼顾上述四种因素的致病作用,其防治肺纤维化的机理在于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和肺间质巨噬细胞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肺组织中VEGF、ET-1及Ang-2的分泌,抑制微血管新生,从而达到延缓肺泡炎和纤维化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