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丹参酮胶囊治疗伴痤疮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研究
【6h】

丹参酮胶囊治疗伴痤疮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中医对雄激素源性脱发及痤疮的研究状况

3.2现代医学对雄激素源性脱发及痤疮的认识

3.2立题依据

4.结果分析

5.展望与创新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为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头部颞颚区逐渐稀疏变软,而后脱落形成高额,部分患者顶部和颞部毛发完全或大部分脱失,但枕部毛发正常。好发于青年男性,也可见于女性,但较少。痤疮亦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与AGA均属于皮肤附属器疾病,两者发病病因和机理复杂,但都已证实与机体内雄激素水平有重要的关系,局部皮脂分泌异常引起的感染亦是两种疾病的重要发病及加重因素。因此临床伴随痤疮的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不少见,之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传统中药成分丹参酮对痤疮有显著疗效,基于两者相似的病因病机,本课题旨在通过应用丹参酮治疗伴痤疮雄激素源性脱发疗效的观察,研究其对伴随痤疮的雄激素源性脱发是否有确切的效果以及有否较大的副作用.同时检测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变化,了解其治疗前后对机体性激素的影响,进一步探询AGA发病病机。 目的: 观察丹参酮胶囊对伴痤疮雄激素源性脱发的疗效及副作用,通过测定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和变化,了解丹参酮对机体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1.临床观察 1.1病例来源及分组: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武汉市一医院皮肤科脱发专科符合诊断标准为伴痤疮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63人随机分为丹参酮治疗组35人,西药对照组28人。63例均为伴发寻常型轻度痤疮(I度)。 1.2一般情况:治疗组男性24人,女性11人,年龄18-33岁,平均28.3±6.7岁。对照组男性17人,女性11人,年龄18-32岁,平均30.5±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丹参酮胶囊,2#/次,3次/天。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片5mg,Tid,维生素B6片10mg,Tid。 1.4观察内容及方法:根据脱发(根数)数/日、油腻及鳞屑、瘙痒和脱屑程度及新发生长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寻常性痤疮治疗前后痤疮皮损的变化情况,每月复诊时记录一次,并用打分法以积分多少用作衡量治疗效果的指标。三月后总体评估疗效。并同时观察治疗后有否副作用。 1.5实验室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测定:受检者抽取静脉血3ml,取血清检测T和E2。女性患者均避开月经周期,在月经结束后一周内测定。患者治疗3个月后重检一次。患者治疗3个月后重检一次。 1.6数据统计:本实验数据总有效率采用X2检验,而血清睾酮、雌二醇测定及病情评分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1.疗效判定 本研究表明,63例患者雄激素源性脱发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8例(22.9%),有效22例(62.9%),无效5例(14.3%),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显效1例(3.6%),有效12例(42.9%),无效15例(53.6%),总有效率为46.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2.575,P<0.01)说明丹参酮胶囊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优于对照组。痤疮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5例(71.4%),有效7例(20%),无效3例(8.6%),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3例(10.7%),有效5例(17.9%),无效20例(71.4%),总有效率为28.6%.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31.783,P<0.01)。 2.病情评分 结果丹参酮组治疗前积分18.11±2.993,治疗后积分7.077±5.662.西药对照组治疗前积分17.65±2.679,治疗后积分10.02±6.9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 3.中药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E2水平变化丹参酮组治疗后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均下降(P<0.0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治疗后雌二醇水平男性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无差异,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4.药物副反应 本课题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结论: 丹参酮治疗伴痤疮雄激素源性脱发疗效确切,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对睾酮及雌二醇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男性女性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治疗后雌二醇水平男性升高不明显,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升高。且其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