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圈层理论的哈尔滨市体育中心外部交通规划策略研究
【6h】

基于圈层理论的哈尔滨市体育中心外部交通规划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课题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2章 体育中心圈层理论的相关要素解析

2.1 体育中心交通圈的影响要素

2.2交通出行方式对交通圈影响关系

2.3 体育中心赛时、赛后交通圈层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GIS技术的哈尔滨市体育中心交通圈层分析

3.1 数据预处理与建立GIS数据库

3.2 基于GIS对哈尔滨市体育中心的选址进行验证分析

3.3 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交通圈覆盖范围分析

3.4 哈尔滨市体育中心赛时、赛后交通圈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体育中心外部交通的规划策略

4.1 针对交通出行方式的优化策略

4.2 针对重大赛事的体育中心外部交通优化策略

4.3 针对赛后的体育中心外部交通优化策略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体育中心集合了多个场、馆于一体,具有比赛、训练、展览等功能,是城市最重要的体育设施,同时也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载体。城市居民能否便捷地享受到体育中心的服务功能是衡量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合理与否的标准。哈尔滨市也基于本市场馆需求现状,在松北区规划奥体中心用地,那么如何能够让市民最大程度的利用体育中心的服务,如何保证该体育中心举办大型赛事期间能够最大范围的服务于人,是体育中心与城市其他部分的有效交通联系在规划层面上的首要问题。
  本文分析影响体育中心交通圈层的因素,并利用GIS软件中的网络分析模块(Network Analysis)以体育中心外部交通道路网络和不同交通工具的时间成本为数据,对体育中心的选址进行验证分析,并对体育中心外部交通圈的覆盖范围进行计算。
  本文对不同的交通工具:步行、自行车、小汽车、公交车、地铁以及对外交通中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分别按照不同时间段计算其在体育中心周边交通的覆盖范围,同时对体育中心赛时、赛后的交通特点做出解读,并依据其赛时功能性不同,分析哈市比赛场馆交通联系能否达到比赛要求,提出体育中心外部交通规划策略。
  通过分析得出,不同的交通工具在同一个中心点出发有着不同的交通圈覆盖范围,同一时间内,机动车依赖于发达的机动车道路交通网络,其交通圈覆盖范围要比非机动车的范围大,但同时机动车道路会对步行以及自行车的交通活动有所阻碍;公共交通由于其线路和站点的均匀分布,因此覆盖性要好,但是由于松北区的公交线路少、无跨江地铁通道等原因,其覆盖率低;赛时交通无法满足竞赛场馆之间的1h交通圈要求;根据赛后全市体育设施的交通圈层分析,哈尔滨市场馆设施可达性有待提高,而且目前场馆设施的交通覆盖率仍然满足不了大众需求。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对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举办大型赛事期间以及赛后的外部交通提出相应规划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