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
【6h】

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1章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国内外有关经济增长和发展观的研究

1.2.2国内外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

1.2.3国内外产业政策研究发展趋势

1.3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1.5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基本理论及政策有效性评述

2.1产业政策的相关基本理论

2.1.1产业政策内涵及特征分析

2.1.2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界定

2.1.3产业政策的理论渊源概述

2.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转变的新方向

2.2.1紧缩性宏观调控和制度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新政策组合

2.2.2紧缩性宏观调控和欧洲一体化相结合的新政策组合

2.2.3赶超型经济转向体制结构改革、金融和企业结构改革

2.2.4重视对经济发展的反思

2.3产业政策有效性评述

2.3.1产业政策有效性理论—产业政策存在的理由

2.3.2产业政策的无效论

2.4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议的融合和实施的有效性

2.4.1济发展水平、市场体系完善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2.4.2全面认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2.5本章小结

第3章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

3.1日本产业政策的借鉴与思考

3.1.1日本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

3.1.2日本产业政策的启示

3.2国外产业国际贸易政策的借鉴与思考

3.2.1产业国际贸易政策体系

3.2.2国外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模式

3.2.3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政策的适用性评价和启示

3.3新经济时期美国的产业政策

3.3.1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与反垄断和扶持小企业的发展

3.3.2具有战略前瞻性的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政策

3.3.3在全球化环境下美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3.4本章小结

第4章中国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探索

4.1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政策(1953-1978年)

4.1.1计划经济时期产业政策的背景和特点

4.1.2计划经济时期各阶段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1.3对计划经济时期产业政策的评价

4.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1978-1993年)

4.2.1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政策手段的变化

4.2.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产业政策的实践

4.2.3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产业政策的评述

4.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产业政策的探索(1994-2003年)

4.3.1产业政策手段进一步调整和转型

4.3.2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产业政策的实践

4.3.3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阶段产业政策的评价

4.4本章小结

第5章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新的思路与转型方向

5.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产业政策新思路

5.1.1关于发展观的演进

5.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5.1.3科学发展观与产业政策的新思路

5.2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政策的转型方向

5.2.1从扶持重点产业向以公平竞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5.2.2从着眼于国内产业发展向全球化产业发展转型

5.2.3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5.2.4从城乡产业隔离向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转型

5.2.5从产业倾斜区域布局向产业合理区域布局转型

5.2.6从促进产业增长向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转型

5.2.7从重点优化企业规模到重点优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转型

5.2.8从主要依靠直接调控手段到主要依靠间接调控手段转型

5.3本章小结

第6章新产业政策特征、体系和要点

6.1新产业政策的特征

6.1.1新产业政策特征的概括

6.1.2新产业政策制定主体与作用特征

6.1.3新产业政策的内容特征

6.1.4新产业政策的功能特征

6.2新产业政策的体系构成

6.3新产业政策的要点

6.3.1新产业结构政策的要点

6.3.2新产业组织政策的要点

6.3.3新产业布局政策的要点

6.3.4新产业技术政策的要点

6.3.5新产业安全政策的要点

6.4主导产业选择评价及实证分析

6.4.1主导产业选择的准则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6.4.2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6.5本章小结

第7章基于新型工业化及统筹战略的产业政策

7.1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政策

7.1.1新型工业化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要求

7.1.2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7.2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政策

7.2.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尖锐性

7.2.2新二元经济的转变模型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变模型

7.2.3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7.2.4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产业政策要点

7.3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

7.3.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7.3.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要点

7.4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政策调整方向

7.4.1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挑战

7.4.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7.4.3面向经济全球化下产业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产业政策

7.5基于新型工业化和战略调整的产业政策作用力评价

7.5.1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7.5.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5.3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7.5.4基于三层BP网络的产业政策作用力的实证评价

7.6本章小结

第8章新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策

8.1科学确定产业或行业选定及政策实施重点

8.1.1产业政策选定原则

8.1.2选定行业与政策实施重点

8.1.3实行产业或行业评估

8.2明确产业政策制定的基本内容

8.3实行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开讨论和协商

8.4把握好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广度和深度

8.5明确产业政策文本的法律地位

8.6科学确定产业政策的实施期限

8.7完善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8.8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关系

8.8.1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中的地位

8.8.2地方政府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调整和转变职能的途径

8.8.3建立有利于调动地方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性的机制

8.8.4制定全国经济布局图或产业地区布局图

8.9构建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的体系

8.9.1产业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定位

8.9.2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总的原则

8.9.3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9.4产业政策与土地政策协调配合

8.9.5产业政策与外资、外贸政策协调

8.9.6加强产业政策与资源、环境政策协调配合

8.10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新时期产业政策的思路、体系和方略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一套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新体系,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首先,论文对产业政策的机理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了产业政策的内涵、特点和主要内容以及理论渊源,得出产业政策具有有效性的结论。  其次,论文对国外产业政策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比较分析。在重点概括日本经验的同时,对东亚和拉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贸易政策进行了对比,并对新经济时期美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特点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论文提出产业政策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或新功能是国家利益论,指出现行的中国产业政策亟待调整和完善。  第三,论文从发展观的演进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产业政策的新思路、原则和转型方向。论述了发展观的演进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政策的思路、原则和转型方向,阐述了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清晰思路、政策轮廓和发展方向。  第四,本论文研究提出新产业政策的内涵、体系和要点。对新产业政策的内涵进行新界定,提出新产业政策的定义;运用钻石体系图对新产业政策体系的纵向进行了描述。  第五,论文运用模糊Borda数法等模型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评价。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法构建了基于新型工业化和统筹战略的产业政策作用力评价模型,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深化了产业政策作用方向、选择和有效性分析。  第六,论文指出产业政策不是普惠制,论证了新的产业政策制定的路径,明确行业选定及政策实施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