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文化背景下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6h】

网络文化背景下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

1.2.2国外研究

1.3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1.3.1本文的写作思路

1.3.2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概念综述

2.1文化与网络文化

2.1.1文化

2.1.2网络文化

2.2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

2.2.1社会化

2.2.2政治社会化

2.3青年与青年政治社会化

2.3.1青年

2.3.2青年政治社会化

2.4本章小结

第3章西方国家网络文化与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研究

3.1西方国家网络文化研究

3.1.1西方网络文化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

3.1.2西方涉及青年的网络研究

3.1.3认识西方网络文化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3.2西方国家青年政治社会化研究

3.2.1青年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产生

3.2.2青年政治社会化理论观点

3.2.3青年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实质

3.3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3.3.1网络在青年政治社会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3.3.2应建设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网络文化体系

3.3.3重视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3.3.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研究是实施的重要手段

3.4本章小结

第4章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4.1网络文化影响的普遍性

4.1.1青年上网概况

4.1.2青年对网络的总体评价

4.2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4.2.1网络文化有利于拓展青年的政治交往空间

4.2.2网络文化有助于增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自主性

4.2.3网络文化有利于青年道德能力的培养和自律精神的塑造

4.2.4“网络互动”有助于提升青年政治社会化质量

4.3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4.3.1繁杂信息冲击青年政治价值观

4.3.2信息强权导致青年意识形态西化

4 3 3全球视觉淡化青年民族国家意识

4 3.4网络依赖削弱青年政治思维能力

4.3.5虚拟空间不利于青年健康政治心理的塑造

4 4本章小结

第5章网络文化下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对策

5.1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

5.1.1加强红色网站建设

5.1.2强化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意识

5.1.3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与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

5.1.4加强网络监控技术的开发应用

5.2提高当代青年的网络素养

5.2.1网络素养面临的问题

5.2.2青年应自觉培育网络素养

5.2.3推进学校网络素养教育

5.2.4全社会应协同参与网络素养培养

5.3深化和创新网络文化下青年政治社会化

5.3.1采用暗示方式强化政治教育的灌输原则

5.3.2提高青年在网络活动中的政治辨别能力

5.3.3提高青年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5.3.4引导青年形成宽松合理的政治交往关系

5.4对网络文化下青年政治心理问题加强引导

5.4.1加强心理咨询体系建设

5.4.2矫正青年政治心理偏差

5.4.3引导青年政治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5.4.4构建青年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体系

5.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当今时代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价值观念、政治行为方式和政治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这种全新的网络环境必将极大影响和改变着占“上网人口”相当比重的青年现有的政治生活,青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而互联网犹如一柄“双刃剑”,在给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提高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网络文化为背景,主要采取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网络文化与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问题。首先对文化与网络文化、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青年与青年政治社会化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论文作了基本理论上的铺垫。然后研究了网络文化背景下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西方国家网络文化与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分析了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重点分析了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结合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当代青年的网络素养;深化和创新网络文化下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网络文化下青年政治心理问题加强引导等几个方面。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网络文化背景下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同时为我国的青年教育及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以适应网络时代青年发展的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