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
【6h】

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本文研究的背景

1.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大学文化研究现状

1.2.1国外大学文化研究现状

1.2.2国内大学文化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

1.3.1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研究的基本框架

1.4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5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2.1国防经济学理论

2.2教育经济学理论

2.3组织行为学理论

2.4文化管理理论

2.5现代大学文化学理论

2.6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防工业院校的历史使命、发展目标与大学文化现状分析

3.1国防工业院校的历史使命分析

3.1.1国防工业院校肩负历史使命的历程分析

3.1.2新时期国防工业院校肩负历史使命的新要求

3.2国防工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分析

3.2.1国防工业院校发展目标的变化历程分析

3.2.2国防工业院校确定发展目标的要素分析

3.3历史使命与发展目标对大学文化的要求

3.3.1历史使命对大学文化的要求

3.3.2发展目标对大学文化的要求

3.4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3.4.1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的历史传承分析

3.4.2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分析

3.4.3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文化体系的要素构成与要素相关性分析及整体框架

4.1大学文化体系的要素构成分析与检验

4.1.1改进德尔菲法的实施

4.1.2数据分析

4.1.3统计结果与检验

4.1.4统计结果分析

4.2大学文化体系要素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

4.2.1要素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2.2要素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

4.3大学文化体系构成要素权重的确定与排序

4.3.1确定构成要素权重的步骤

4.3.2影响构成要素权重的评价主体分析

4.3.3大学文化体系构成要素权重的确定

4.3.4大学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的权重值排序

4.4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整体框架

4.4.1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要素结构分析

4.4.2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整体框架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精神文化体系

5.1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分析

5.1.1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的内涵

5.1.2大学精神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5.1.3校园价值观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5.2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分析

5.2.1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的内涵

5.2.2办学思想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5.2.3办学理念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5.3办学传统与办学特色分析

5.3.1办学传统与办学特色的内涵

5.3.2办学传统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5.3.3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5.4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行为文化体系

6.1大学风气分析

6.1.1大学风气的内涵

6.1.2大学风气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6.2行为规范分析

6.2.1行为规范的内涵

6.2.2行为规范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6.3榜样文化分析

6.3.1榜样文化的内涵

6.3.2榜样文化的形成与作用机理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 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学术文化体系

7.1学术道德与学术风气分析

7.1.1学术道德与学术风气的内涵

7.1.2学术道德与学术风气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7.2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分析

7.2.1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的内涵

7.2.2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7.3学术传统与学术声誉分析

7.3.1学术传统与学术声誉的内涵

7.3.2学术传统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7.3.3学术声誉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7.4本章小结

第8章 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制度文化体系

8.1决策与执行文化分析

8.1.1决策与执行文化的内涵

8.1.2决策与执行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8.2组织与人事文化分析

8.2.1组织与人事文化的内涵

8.2.2组织与人事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8.3管理制度体系分析

8.3.1管理制度体系的内涵

8.3.2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过程

8.3.3管理制度体系的作用机理

8.4本章小结

第9章 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物质文化体系

9.1景观文化分析

9.1.1景观文化的内涵

9.1.2景观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9.2环境文化分析

9.2.1环境文化的内涵

9.2.2环境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9.3标识文化分析

9.3.1标识文化的内涵

9.3.2标识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

9.4文化传播载体分析

9.4.1文化传播载体的内涵

9.4.2文化传播载体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9.5本章小结

第10章 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效果评价

10.1大学文化体系效果评价的基本内涵

10.1.1效果评价的基本思路与耦合度评价

10.1.2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0.2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0.2.1大学文化的指标体系结构

10.2.2大学发展的指标体系结构

10.2.3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0.3耦合度评价的方法与评价模型构建

10.3.1耦合度评价方法的选取

10.3.2耦合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10.4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耦合度评价实证分析

10.4.1评价指标基础数据的生成

10.4.2关联系数的计算

10.4.3指标间的关联度分析

10.4.4耦合度的计算与分析

10.5本章小结

第11章 构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对策分析

11.1提高构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认识

11.1.1提高对大学文化形成与作用的规律性的认识

11.1.2提高对构建大学文化体系长期性的认识

11.1.3提高对构建大学文化体系方法性的认识

11.2解决构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关键问题

11.2.1准确把握大学文化体系的现态

11.2.2科学制定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

11.2.3正确拟定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任务

11.2.4正确选择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途径

11.3构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具体举措

1 1.3.1加强学风建设与提高学术声誉

11.3.2建设文化环境与营造文化氛围

11.3.3提升文化品质与塑造文化形象

11.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展开▼

摘要

肩负起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使命与实现国防工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秀的大学文化作为支撑。大学文化在国防工业院校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升国防工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软环境。开展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研究,是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文化体系、把握大学文化的形成与作用规律、明晰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方法。为此,本文研究了国防工业院校的服务使命与自身发展目标及其对大学文化的要求,分析了大学文化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相关性,阐述了大学文化体系各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对大学文化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体系的对策。
   1.论文从外部特性角度提出了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服务国防使命的要求,从内部特性角度提出了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自身发展目标的要求。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只有与服务国防使命的根本要求、与自身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相协调、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国防工业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服务,这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为构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指明了目的和方向。
   2.论文提出了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的整体框架。现有文献未见对大学文化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相关性的分析,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对要素构成的分析,提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由20个要素构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构成要素相对独立,提取的6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87%,20个要素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为把握大学文化形成与作用的规律、提出构建大学文化体系的对策建立了理论基础。
   3.论文初步揭示了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与作用的基本规律。现有文献未见对大学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的内涵、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分析,揭示出大学文化的形成符合“供求规律”与“竞争规律”,大学文化的作用符合“价值规律”,大学文化的形成与作用符合“作用与反作用律”,这为构建国防工业院校大学文化体系、发挥大学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4.论文建立了“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耦合度评价”模型,并证实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呈正相关关系。现有文献没有提供大学文化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以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耦合度作为评价大学文化体系有效性的特征变量,运用所建模型对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之间耦合度较高、耦合作用较强,大学文化与大学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5.论文提出了国防工业院校构建完善的大学文化体系的对策。现有文献未见关于构建大学文化体系的方法性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构建大学文化体系方法性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准确把握大学文化体系的现态、科学制定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正确拟定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任务、选择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途径等对策和加强学风建设与提高学术声誉、建设文化环境与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质与塑造文化形象等举措,这对构建系统完整的大学文化体系具有方法性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