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动员中的权力与关系——以哈尔滨市A社区志愿者招募为例
【6h】

社区动员中的权力与关系——以哈尔滨市A社区志愿者招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言

1.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和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内容

1.3.3创新之处

第2章理论框架和核心概念

2.1理论框架

2.1.1组织动员机制理论

2.1.2社会资本理论

2.2核心概念界定

2.2.1社区动员

2.2.2关系

2.2.3权力

2.3本章小结

第3章A社区中关系和权力的基本形态

3.1A社区概况

3.1.1社区成员的阶层地位

3.1.2社区的四个基层组织

3.2社区中关系的基本形态

3.2.1社区的横纵向格局

3.2.1社区居民的熟识情况考察

3.3社区中权力的基本形态

3.4本章小结

第4章A社区志愿者招募中的权力与关系

4.1志愿者招募

4.1.1志愿者情况介绍

4.1.2志愿者招募的条件

4.2志愿者招募中的权力与关系

4.2.1志愿者的特征

4.2.2志愿者招募中的权力与关系

4.3本章小结

第5章总结与讨论

5.1总结

5.2讨论:社区自治的可能性

5.2.1理论构想

5.2.2实践方案

5.2.3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社区治理模式转型即由过去的行政型社区向现代的自治型社区转变大背景下,以组织动员机制理论、本土化社会资本—“关系”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哈市A社区志愿者招募为例,采用参与观察法并结合访谈和文献的方法,对社区居委会在调动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时所使用的动员方式及动员方式背后所隐含的行为逻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本文主要从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两个纬度介绍了A社区关系的基本形态;从行政权力(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市场权力(物业公司)和社会权力(老年协会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三个角度分析了社区权力的基本状况。最后,通过观察和对访谈资料的分析与总结,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居委会在动员居民参加志愿者活动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动员方式:宣传动员、精英动员和行政性动员,通过分析发现,三种动员方式背后都隐含着共同的行为逻辑即居委会在社区动员中既借助政府所赋予的行政权威(即行政动员)又利用自身所建构的一套以面子、人情、互惠和信任为基础的地方性互动网络(即非行政性动员)的方式来动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与社区活动,而这种行为逻辑实质上是权力与关系相结合的运作逻辑;第二,居委会虽在法律上被规定为居民自治组织,但在现实运作中自治程度很低,他们的很多任务都是上级给指派的,以“对上负责”为指导原则,而且在人们的观念中居委会仍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在现实的生活中一直是以行政末梢的性质在社区中存在着。居委会所拥有的一些行政权力在社区自治中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社区并未实现自治;第三,从功能上看,本土化的社会资本——“关系”及其他力量关系,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自治的可能性。首先是从理论上指出社区自治的切实选择是“强政府、强社会”模式下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的有机结合;接着提出社区自治的实践方案:1、培育“有限”政府,推进社区自治;2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3、积极培育社区中介组织;4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