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研究
【6h】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问题

2.1 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内涵

2.2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历程

2.3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2.4 我国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的诚信建设现状

2.5 我国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诚信缺失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缺失问题分析

3.1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诚信问题鱼骨图模型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诚信缺失问题模糊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与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构建

4.1 诚信机制及校企间诚信机制的内涵

4.2 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核心要素

4.3 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构建

4.4 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动我国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建设的对策

5.1 发挥政府推进诚信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5.2 鼓励企业在诚信机制建设上发挥主体作用

5.3 高校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机制

5.4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科技成果的产出效益,以通过最小投资博取最大经济效益。自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科技力推动经济发展。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掌握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如何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成为了引起当代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更加关注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本文以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了目前我国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成果失信、技术粘滞、利益分配不均等诚信缺失问题。利用鱼骨图理论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缺失问题进行评价,确定了诚信缺失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较高的重要程度。通过对成果转化各主体间作用路径的讨论提出了我国校企间科技成果转化诚信机制的整体框架,并针对框架下的关键环节制定了三个诚信机制:科技成果产出环节的诚信机制——高校科研诚信档案机制,科技成果转移过程的诚信机制——企业、高校及中介组织的信誉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移利益分配的诚信机制——TPM协议机制。通过上述三个机制的内在联系,对校企间科技转化诚信机制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