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学本土化:一个时空比较研究
【6h】

社会学本土化:一个时空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思路

第2章 中国社会学:中西文化的交织

2.1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程

2.2中国文明与中国社会学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社会学:“理性文化”的产物

3.1美国社会学发展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

3.2 美国文明与美国社会学的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苏联社会学: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

4.1苏联社会学发展的历程

4.2 俄罗斯文明与苏联社会学的特征

4.3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5.1结论

5.2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被引入中国以来,“本土化”一直是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既有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社会学中国化的历程、品格以及内涵这三个方面去研究论述。本文不满足于这种状况转而寻求一种体现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时空比较研究。一方面,对社会学中国化进程的历史社会背景做一个纵深的探讨;另一方面,尝试对影响中国社会学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学发展历程做一个比较分析,试图跳出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认识过程中可能陷入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狭隘视线。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指向同样的目标:即相比于其它国家,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历史的形成的。
  通过文献研究,本文批评了两种有关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观点,其一是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理论具有科学的普遍性与规律性,因此本土化的意义并不大;其二是一种类似于“压迫—反抗”式的观点,将社会学本土化视作各国家各民族在学术上对优势国家文化殖民或学术殖民的被动反抗。本研究发现:(1)各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进程是紧紧嵌入进本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中的,并呈现出变动性;以及(2)它们各自的文明传统也形塑了各国家社会学的性格特征,而且具有稳定性,正是这“变动——稳定”的辩证关系,才能予以社会学本土化最好的诠释;(3)社会学中心地区对边陲地区具有明显的主导作用;(4)因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当前的社会转型,导致中国社会学的品格具有明显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特征;(5)当前,在新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机遇下,对“生活”的回归可以成为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转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