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新型复方药物制剂宫炎清的研究
【6h】

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新型复方药物制剂宫炎清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2.1.1病原微生物感染

2.1.2继发因素

2.2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2.2.1急性卡他性或卡他脓性子宫内膜炎

2.2.2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

2.2.3坏死性子宫内膜炎

2.2.4隐性子宫内膜炎

2.2.5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2.2.6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2.2.7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2.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2.3.1子宫内疗法

2.3.2全身疗法

2.3.3激素疗法

2.3.4中药疗法

2.3.5生物学疗法

2.3.6激光疗法

2.3.7其它疗法

3十一种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单味中药

3.2.2复方中药

3.2.3西药

3.2.4菌种

3.2.5培养基的制备

3.2.6方法

3.2.7细菌接种和培养

3.3结果

3.4讨论

3.4.1红花

3.4.2淫羊藿

3.4.3益母草

3.4.4连翘

3.4.5栀子

3.4.6黄芩

3.4.7当归

3.4.8苦参

3.4.9紫草

3.4.10蛇床子

3.4.11硼砂

3.4.12复方Ⅰ

3.4.13复方Ⅱ

3.4.14恩诺沙星

4复方制剂宫炎清的制备

4.1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宫炎清方剂的组成

4.2.2宫炎清方剂的制备

4.2.3稳定性试验

4.3结果

4.3.1热稳定性试验

4.3.2宫炎清的光稳定性实验

4.4讨论

4.4.1宫炎清的方剂组成分析

4.4.2黄芩预处理的分析

4.4.3热和光稳定性分析

5宫炎清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5.1引言

5.2材料与方法

5.2.1宫炎清

5.2.2恩诺沙星溶液

5.2.3试验动物

5.2.4预防试验

5.2.5治疗试验

5.2.6判定标准

5.2.7子宫内细菌的采集及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5.3结果

5.3.1宫炎清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

5.3.2宫炎清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

5.3.3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宫炎清的MIC结果

5.4讨论

5.4.1宫炎清的特点

5.4.2宫炎清的作用分析

5.4.3宫炎清提高受孕率作用的分析

5.4.4体内分离病原菌的MIC同体外抑菌实验比较

6宫炎清的安全性实验

6.1引言

6.2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

6.2.1材料与方法

6.2.2结果

6.2.3讨

6.3试验2皮肤过敏试验

6.3.1材料与方法

6.3.2结果

6.3.3讨论

6.4试验3家兔眼刺激性试验

6.4.1材料与方法

6.4.2结果

6.4.3讨论

7宫炎清对家兔离体和在体子宫活动影响

7.1引言

7.2材料与方法

7.2.1动物

7.2.2器材

7.2.3药品与试剂

7.2.4动情子宫的制备

7.2.5离体子宫的制备

7.2.6离体子宫的描记

7.2.7在体子宫的制备

7.2.8在体子宫的描记

7.3结果

7.3.1对兔离体子宫收缩的影响

7.3.2对兔在体子宫收缩的影响

7.4讨论

7.4.1对离体子宫收缩的影响

7.4.2对在体子宫收缩的影响

7.4.3离体子宫和在体子宫收缩活动的比较

7.4.4硫酸阿托品对宫炎清和催产素的影响

7.4.5宫炎清作用的分析

7.4.6收缩曲线的比较

8宫炎清中黄芩甙、淫羊藿甙和恩诺沙星在奶牛血液和乳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8.1引言

8.2材料与方法

8.2.1动物

8.2.2药品和试剂

8.2.3仪器及其它

8.2.4药液配制

8.2.5方法

8.2.6样品预处理

8.2.7色谱条件

8.2.8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8.2.9回收率的测定

8.2.10变异系数的测定

8.2.11宫炎清中黄芩甙、淫羊藿甙和恩诺沙星的含量测定

8.2.12数据处理

8.3结果

8.3.1黄芩甙的血药和乳汁中药物浓度

8.3.2淫羊藿甙的血药和乳汁中药物浓度

8.3.3恩诺沙星的血药和乳汁中药物浓度

8.4讨论

8.4.1子宫内灌注宫炎清后黄芩甙在血浆和乳汁中的药动学特征

8.4.2血浆中和乳汁中淫羊藿甙药物浓度的分析

8.4.3血浆中和乳汁中恩诺沙星药动学

8.4.4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血浆和乳汁中的药动学特征

8.4.5复方宫炎清药动学的探讨

8.4.6给药方案的制定与临床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连翘,黄芩,益母草,淫羊藿,栀子,当归,苦参,紫草,蛇床,硼砂,红花等十一种中药,复方I(益母草,淫羊藿等),复方II(益母草,当归等)以及西药恩诺沙星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四种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筛选了抑菌效果好的连翘,黄芩和恩诺沙星等,按照中兽医医药理论的组方原则将筛选所得中药与西药恩诺沙星组成复方制剂宫炎清,并对宫炎清的稳定性,安全性,临床防治效果,对子宫(离体和在体)的影响以及宫炎清中部分主要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宫炎清在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作用机理,剂型,剂量,给药途径,毒副作用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