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环境条件下雏鸡啄羽行为发育的研究
【6h】

不同环境条件下雏鸡啄羽行为发育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总前言

1文献综述

1.1啄羽的定义及分类

1.2啄羽的危害

1.3啄羽产生的原因

1.4啄羽的传播方式

1.5啄羽行为的假说

1.6啄羽的防制措施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试验一:早期环境经验对雏鸡啄羽行为影响的研究

1前言

1.1行为发育的敏感期

1.2动物的印记

1.3动物的早期经验

1.4笼养的现状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动物选择及日常饲养管理

2.2试验设计

2.3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Time Sampling观察方法的行为观察

3.2 Continues Sampling观察方法的行为观察

4讨论

4.1环境类型对雏鸡行为的影响

4.2早期环境经验对雏鸡的影响

4.3群体与饲养密度的影响

4.4饲养笼的影响

4.5啄羽行为与其他行为的关系

5结论

试验二、颜色对雏鸡啄羽行为发育的影响

1前言

1.1三原色

1.2光色与饲养

1.3饲养中的颜色

1.4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动物选择及日常饲养管理

2.2试验设计

2.3统计分析

3结果分析

3.1 Time Sampling观察方法的行为观察

3.2 Ccontinues Sampling观察方法的行为观察

4讨论

4.1颜色刺激对雏鸡啄羽行为的影响

4.2刺激的时间对雏鸡行为的影响

4.3颜色刺激对雏鸡其他行为的影响

5结论

试验三、鸡社会环境对啄羽行为传播的影响

1前言

1.1动物的社会性

1.2试验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动物选择及日常饲养管理

2.2试验设计

2.3统计分析

3结果分析

3.1 Time Sampling观察方法的行为观察

3.2 Continues Sampling观察方法的行为观察

4讨论

4.1群体结构对雏鸡啄羽行为的影响

4.2关于其他行为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啄羽是禽类啄击和拔出同伴的羽毛的一种非争斗性的异常行为。人们发现许多禽类动物身上都表现出这种行为。啄羽行为会逐渐发展成为啄羽癖,鸡群一旦出现啄癖就很快蔓延全群,严重时的患病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约50%。目前对影响蛋鸡啄羽行为的营养不足、饲养管理不善、应激因素研究比较全面和充分,但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从行为学角度出发,为掌握沙浴环境与贫瘠环境、不同的颜色、雏鸡间的互动性、不同时间的外界刺激对雏鸡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雏鸡为试材,研究了早期环境印记敏感期和环境特征对印记效果的影响、不同时间的颜色刺激对雏鸡啄羽行为发育的影响、鸡群的互动性对啄羽行为发育的影响。三个试验分别选用了不同数目的海蓝白蛋雏鸡,常规饲养,自由采食,全价饲料,每个试验为期14周。 [试验一]试验设计:试验1采用2种饲养环境(沙浴环境和贫瘠环境)及3段早期经验期(0-2周龄、0-4周龄和0-6周龄)的试验设计。试验结果:饲养在贫瘠环境中雏鸡的啄羽表现次数高于饲养在沙浴环境中的雏鸡,但是啄羽相关行为在沙浴环境下出现的次数较高;在沙浴环境中雏鸡还会有啄羽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在3周龄改变环境的行为变化趋势与更换后的环境中的行为变化趋势相似,饲养环境改变影响显著。在5周龄和7周龄更换环境的变化趋势与原饲养环境中行为的变化趋势相似,饲养环境改变影响不大。结论:①沙浴环境相对于贫瘠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啄羽行为的表达,但是不能完全抵消。②影响雏鸡啄羽行为的最佳早期环境印记的时间应该为生后的头4周。环境早期印记只能某种程度地修饰雏鸡以后的啄羽行为,但不能根本消除,环境条件对盯物、啄物行为不产生作用。 [试验二]试验设计:试验2采用2种饲养环境(沙浴环境和贫瘠环境)、4个开始外界刺激的时间点(0周龄、3周龄、5周龄和9周龄)及4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的试验设计。试验结果:在绿色的刺激下,雏鸡的啄物行为表现得最多,啄羽行为表现最少;蓝色刺激下,雏鸡的啄羽行为、被啄行为、盯物行为的表现次数最多;在红色刺激下,雏鸡的啄羽行为和被啄行为都表现得最少,啄地行为表现最多;黄色刺激对雏鸡的啄羽和与啄羽相关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随着颜色刺激的时间(0周龄、3周龄、5周龄、9周龄)越晚,啄羽行为、被啄行为、啄地行为的表现次数就会越少,而啄物行为的表现次数就会越多。结论:①绿色刺激和红色刺激均可以通过“转移”的原理减少雏鸡啄羽行为或被啄行为的发生次数,但不能消除啄羽行为的发生;蓝色刺激可以增加雏鸡啄羽行为的发生次数;黄色刺激对雏鸡啄羽行为的影响不显著。②雏鸡的的印记的敏感期的结束时间,应该是在3周龄至5周龄之间的某个时间。 [试验三]试验设计:试验3采用2种饲养环境(沙浴环境和贫瘠环境)及5种群体结构(1只雏鸡、3只雏鸡鸡、5只雏鸡鸡、7只雏鸡、9只雏鸡)的试验设计。试验结果:随着群体中鸡数目的减少、雏鸡数目的增加,雏鸡的啄物行为、啄地行为、盯物行为表现的平均值会随之减少,而雏鸡的啄羽行为表现的平均值却会随之增加;雏鸡采食行为表现的平均值会随之增加。结论:①群体中雏鸡个体增多,会使雏鸡之间的互动性增强,会增加啄羽行为的发生机会和次数。②群体中雏鸡数目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多,可以增加雏鸡的采食行为的次数,但是不能确定采食量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