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对策研究
【6h】

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逐步实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为解决长期未解决的农民温饱问题、改善农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一家一户均田制式的土地分配产生的农业的零碎化生产,带来的只能是小农生产的延续,这种小农经济对机械化、科学技术的排斥,己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村人均耕地面积11.18亩,是全国平均人均耕地面积的8 倍,土质肥沃,对于开展农业规模经营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一家一户均田制式的土地分配仍然是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营,农业生产也停留在传统阶段,只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问题。
   本文开篇介绍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形势,指出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然趋势,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研究,界定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内涵,接着介绍了本文相关的几种理论,作为本文分析的基础;然后介绍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影响农业规模经营的几种因素,为下一步分析做铺垫;接着通过阐述美国、日本和以色列三个国家的农业经营状况及各自特点,得出农业发展的一些有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的途径,最后给出了笔者的建议。
   规模经营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黑龙江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要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就必须减少农业人口,这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在逐渐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目前的转移方式还只是一种低级形式,让这些转移劳动力彻底脱离农业,脱离农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其次,黑龙江省的土地流转与集中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由于土地的战略性重要地位,使得土地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要强于其他的生产要素,然而,我国的土地政策却存在着一些缺陷,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模糊,使得土地的产权不够明晰,严重影响着土地的流转进度。再次,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力量,从生产要素配置到农产品销售都需要市场来完成,因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农民是分散的、弱小的,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有话语权,才能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因此,也要促进农民组织化的发展。另外,我省农业科技发展落后,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服务滞后,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只有让科技更好地流入到农业,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
   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需要农民和政府共同努力,市场和政策共同作用。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现代科技力量的发挥;变革户籍政策以促进农村劳动力更自由、更深层次的转移;变革土地制度以促进土地的流转与集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彻底离开土地,多种政策综合作用,指引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

著录项

  • 作者

    葛县林;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经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胜德;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7.35;
  •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 土地制度; 户籍政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