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的研制
【6h】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目录

1 前言

1.1 米尔贝霉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1.1.1 米尔贝霉素的结构

1.1.2 阿维菌素和米尔贝霉素的结构改造

1.1.3 阿维菌素与米尔贝霉素理化性质的区别

1.2 农药抗生素和微生物源杀虫剂

1.2.1 生物农药概述

1.2.2 微生物农药的剂型

1.3 微乳剂概述

1.3.1 微乳剂的性质

1.3.2 农药微乳剂的特点

1.3.3 微乳剂的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1.4 微乳剂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微乳剂研究动态:

1.4.2 国内微乳剂的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溶剂及乳化剂

2.1.3 试验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的配方筛选方法

2.2.2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质量检测试验方法

2.2.3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2.3 1%米尔贝微乳剂对红蜘蛛和菜蚜的防效

2.3.1 试验试虫的培养繁殖

2.3.2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对红蜘蛛、豆蚜室内活性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的配方筛选

3.1.1 有效成分含量的确定

3.1.2 米尔贝微乳剂溶剂选择

3.1.3 米尔贝微乳剂乳化剂的选择

3.1.4 米尔贝微乳剂助溶剂的筛选

3.1.5 米尔贝微乳剂防冻剂的选择

3.1.6 米尔贝微乳剂消泡剂的确定

3.1.7 米尔贝微乳剂光稳定剂的选择

3.1.8 米尔贝微乳剂最佳配方的确定

3.1.9 米尔贝微乳剂加工方式的选择方法

3.2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质量检测

3.2.1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质量控制指标研究结果

3.2.2 贮存稳定性的检测

3.3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3.3.1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

3.3.2 回收率测定

3.3.3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

3.4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对菜豆红蜘蛛、菜蚜室内活性测定

3.5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对菜豆红蜘蛛、菜蚜盆栽活性测定

4 讨论

4.1 微乳剂剂型研究的意义

4.2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剂型中各组分的探讨

4.3 温度对于微乳体系的影响

4.4 微乳剂的加工工艺选择

4.5 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5 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农药制剂中使用有机溶剂的限制日益严格,从而促使农药剂型要不断更新和发展,其中水性化制剂就是农药剂型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因此,以水部分或全部代替乳油中有机溶剂的微乳剂和水乳剂便应运而生,使其成为农药新剂型而得到开发应用。
   米尔贝霉素是一种高效杀虫剂,是十六元大环内酯混合物,对各种螨类,蚜虫效果较好,对生长在蔬菜、棉花、小麦、水稻、苹果等的多种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杀虫谱较广,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还没有相应的杀虫剂产品。本研究研制开发了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配方试验。明确了其对菜豆红蜘蛛、菜蚜杀虫效果,并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应用。
   本项研究利用化学和生物方法,系统研究米尔贝霉素理化特性,表面活性剂对米尔贝霉素的作用;明确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加工工艺,研制开发了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并对其进行系统试验,对菜豆红蜘蛛、蚕豆蚜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生物验证试验。
   试验的研究结果如下:
   1.对国内未报道过的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的配方进行了筛选,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原料成本,优选出乙酸乙酯为溶剂和水为介质,用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90和农乳500,按8:2的比例混用,形成复合表面活性剂,用异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与乳油相似的加工工艺即可加工出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其中米尔贝霉素含量为2.5%,乙酸乙酯为8%,EL-90为12.8%、农乳500为3.2%、异丙醇为2%,乙二醇5%、光稳定剂1010为1%,丙三醇为3%,水补齐至100%。
   2.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测定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中米尔贝霉素有效成分的含量。其标准偏差为0.0030、变异系数为0.292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根据试验结果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制定出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
   3.按FAO标准对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进行了贮存稳定性试验,常温贮存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分解率分别为1.07%、1.43%、1.87%;低温稳定性(-5±0.1℃,14天),在轻度振动后,无可见分离颗粒和油状物,平均分解率为2.37%;热贮稳定性(-54±2℃,14天),相对的分解率平均为1.93%。米尔贝霉素含量≥1.03%,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每毫升质量为1.0623g,pH值为5.0~6.0,透明温度区域为-9.6~73.4℃,1min之内持久起泡量≤25ml。
   4.本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线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回收率和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经试验回收率为99.80%;分析方法标准差为0.0030;变异系数为0.2920%。
   5.在对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配方确定之后,进行了对新开发农药的室内毒力和盆栽防效测定。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得出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对菜豆红蜘蛛和菜蚜的LC50,分别为0.0823mg·L-1和0.2022mg·L-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