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
【6h】

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趋势

1.3.1 国内研究动态与趋势

1.3.2 国外研究动态与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粮食的概念

2.1.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产业关联理论

2.2.4 公共物品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

3.1 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3.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

3.2.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优势分析

3.2.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劣势分析

3.2.3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机遇分析

3.2.4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威胁分析

4 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和模型的选取

4.1.1 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4.1.2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4.2 原始数据的采集

4.3 参数估计及检验

4.4 结果分析

5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预测

5.1 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GM(1,1)模型

5.1.1 灰色系统理论

5.1.2 灰色GM(1,1)模型

5.2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预测

6 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6.1 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6.1.1 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6.1.2 提高耕地质量

6.1.3 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6.1.4 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和集约率

6.2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4 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

6.5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6.5.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6.5.2 加强科技研究,健全科研成果推广体系

6.5.3 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6.6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6.6.1 进一步完善“三项补贴”政策

6.6.2 加大金融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

6.6.3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粮食的加工转化

6.6.4 实施农业保险和灾害补贴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粮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粮食危机愈演愈烈是不争的事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温家宝总理的这句关于粮食安全的名言广为人知。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对于我国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粮食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2004年至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突出了粮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的政策和措施。黑龙江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既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了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5个大的台阶,2008年突破800亿斤。在国际市场粮价剧烈波动的2008年,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黑龙江省立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制定了《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规划》--即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突破1000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达到700亿斤以上,在产能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不仅可以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为国家打造一个稳固、优质、可靠的“大粮仓”。
   鉴于黑龙江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正确的认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展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对策,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正确评价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讨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提出今后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首先界定了粮食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并且确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切入点,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单产及种植结构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在进行大量资料和数据的搜集、整理后,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且计算了各主要因素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然后,根据黑龙江省1999~2008年的粮食产量,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2009~2015年的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最后根据对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结合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