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寒冷地区犊牛岛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
【6h】

寒冷地区犊牛岛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犊牛栏是为出生到断奶阶段犊牛而设计。目前规模化的牛场均设有单独的犊牛栏,常用的犊牛栏主要有室内犊牛栏和室外犊牛栏或犊牛岛两种,应根据气候的差异选择是在室内或是在室外饲养。一般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犊牛出生后即可在室内犊牛栏中饲养,7~10天后转入室外犊牛栏或犊牛岛中饲养。犊牛栏或犊牛岛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及防风防潮等。但是,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温度过低而使犊牛岛无法广泛应用于生产。
   本试验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并基于以往的研究经验,设计制作出一种更适于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犊牛岛并利用此“岛”做了培育犊牛的饲养试验。通过环境指标测定、生长性能测定、生理指标测定及动物行为观察记录等方面探讨其应用效果。
   试验一:犊牛岛的设计与制作材料
   本试验设计制作的犊牛岛由外舍与内岛构成:外舍采用单坡式设计,正面覆盖双层塑料膜(膜与地面呈68~70°角以确保更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辐射产热);内岛则由后箱体与运动场两部分构成。犊牛岛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由双层轻体彩钢板中间夹容重为12kg/m3的苯板构成,具有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保温效果好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犊牛岛可应用于寒冷地区犊牛的实际生产中。
   试验二:环境指标测定
   本试验周期为60天,温度范围为-5℃~-30℃。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20头健康初生的荷斯坦犊牛按照出生日期、体重、体型相近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犊牛按照传统模式于犊牛单栏中舍饲;试验组犊牛放入犊牛岛中饲养(以上两组中公母犊各半)。经过饲喂7天初乳后,经检验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后进行试验。每日测定犊牛舍与犊牛岛内温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岛中温湿度、光照强度相较于犊牛舍更适于犊牛生长;犊牛岛岛内与运动场内温湿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
   试验三:生长性能测定
   预饲结束后(即试验开始第1日)对犊牛称重,之后分别在试验的第30日和60日对20头犊牛称重,同时测量犊牛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与管围)。观察并记录试验犊牛的健康状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60d内“岛”饲犊牛与舍饲犊牛体重及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岛”饲犊牛体尺(除管围外)发育情况均优于舍饲犊牛;“岛”饲犊牛在腹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情况及死亡率方面也优于舍饲犊牛。
   试验四:生理指标测定及行为观察
   生理指标测定及行为观察的试验时间为2012年1月7日~1月21日,5天为一试验周期,每期的前2天为预观察期(过渡期),第3天对20头犊牛逐头进行24小时持续摄录,第4天和5天进行生理指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岛”与舍中犊牛直肠温度、心率和呼吸频率日变化差异并不显著(P>0.05);“岛”中犊牛耳部和尾部处的表皮温度日变化高于舍中犊牛,而前后肢处的表皮温度在中午12:00和晚17:00、其它部位的表皮温度仅在中午12:00高于舍中犊牛。维持行为方面,犊牛岛中环境更适于犊牛生长且对犊牛生理性行为无显著影响;“岛”中犊牛卧息行为的舒适度也优于舍中犊牛。另外,“岛”中犊牛在岛内的维持行为总时间长于运动场内;犊牛在运动场内站立持续时间较长,而其在岛内睡眠状态持续时间更长。
   总体来说,本试验设计制作的犊牛岛在高寒地区应用是可行的。利用犊牛岛技术培育犊牛的优势主要是为犊牛提供良好、舒适的饲养环境,改善其动物福利;能够促进犊牛生长发育,保证其健康生长,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