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基因的遗传研究
【6h】

香稻种质资源筛选及香味基因的遗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香稻的概况

1.1.1 香稻的渊源

1.1.2 香稻地理分布

1.1.3 水稻香味的成分及类型

1.2 香味的鉴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1.2.1 香味的鉴定方法

1.2.2 香稻香味的影响因素

1.3 香稻品质性状研究

1.3.1 品质评价指标

1.3.2 香稻的品质研究

1.4 香味遗传研究

1.4.1 水稻香味遗传分析

1.4.2 香味基因的定位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香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2.1.2 品质性状测定

2.1.3 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2.2 试验方法

2.2.1 香稻种质资源筛选

2.2.2 品质性状测定

2.2.3 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稻种质资源筛选

3.2 香稻品质性状分析

3.2.1 香稻和非香稻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3.2.2 香稻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3 香稻品种的聚类分析

3.3 香味基因遗传分析

3.4 香味基因的定位研究

3.4.1 亲本间SSR引物多态性筛选

3.4.2 香味基因的初步定位

4 讨论

4.1 香稻种质资源筛选

4.2 香稻品质性状研究

4.3 水稻香味基因遗传分析

4.3 水稻香味基因的定位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香稻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特种稻资源,不仅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还有某种滋补和药用效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开展香稻种质资源筛选、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研究,对充分发掘、利用香稻种质资源以及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推进优质香米产业化,提高我国香米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144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利用KOH浸泡法和香味功能标记法分别对香稻种质资源进行筛选;选取20份香稻和20份非香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品质性状比较分析,并对黑香稻香味基因进行遗传研究。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香稻种质资源的筛选结果表明:用KOH浸泡法筛选时,有20个水稻品种产生香味,124个水稻品种不产生香味;用香味基因功能标记GRFM04筛选时,有17个含有香味基因,127个不含有香味基因。在这些筛选出的品种中,黑香稻、SY-香-7、清香糯用KOH法筛选产生香味,但用功能标记GRFM04检测为不含有香味基因。 2、20个香稻和20个非香稻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香稻品种整精米率平均值比非香稻小5.8%,胶稠度比非香稻大14.0%,垩白粒率比非香稻大5.0%,蛋白质含量比非香稻品种高3.0%。同时,香稻种质资源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粒型因子、碾米品质因子和蒸煮食味品质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占65.4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香稻品种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群中的8个品种碾米品质和营养品质较好,第Ⅱ类群的中的6个品种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相对较差,第Ⅲ类群的6个品种外观品质好,但是蒸煮食味品质较差。 3、以2个杂交组合平粳11/黑香稻、吉林日落/黑香稻衍生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黑香稻香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F1代叶片和籽粒均无香味,其F2群体叶片无香与有香的单株分离比为3∶1,籽粒无香、杂合与有香单株分离比为1∶2∶1,说明叶片和籽粒香味都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叶片有香味的单株上,籽粒表现为全香,与叶片香味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而叶片无香的单株上的籽粒则表现出有香、杂合和无香的分离。 4、利用吉林日落/黑香稻的F2群体对黑香稻的香味基因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有136对SSR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进一步采用SSR标记结合隐性群体分离分析(BSA)法,将黑香稻的香味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染色体,与RM5和RM562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1.9cM和7.3cM,暂命名为fghxd。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