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防菌NEAU-Da4对大豆内生放线菌的影响及特异放线菌鉴定
【6h】

生防菌NEAU-Da4对大豆内生放线菌的影响及特异放线菌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植物内生微生物群系研究概况

1.1.1 植物内生微生物群系变化的影响因素

1.1.2 植物内生微生物群系变化与植物的防御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抗病促生研究

1.2.1 植物内生放线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1.2.2 植物内生放线菌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1.3 生防菌

1.3.1 生防菌

1.3.2 产勃利霉素菌株NEAU-Da4

1.4 研究的内容及课题来源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2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大豆品种

2.1.2 供试菌株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2.3.1 分离培养基

2.3.2 纯化培养基

2.3.3 生测培养基

2.3.4 生理生化培养基

2.3.5 形态特征观察培养基

2.4 NEAU-Da4拮抗研究

2.4.1 NEAU-Da4对大豆疫霉抑菌活性测定

2.4.2 NEAU-Da4对大豆防病作用测定

2.5 无菌环境NEAU-Da4大豆根部定殖试验

2.6 NEAU-Da4对盆栽大豆内生放线菌菌群的影响

2.6.1 盆栽试验

2.6.2 大豆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和纯化

2.6.3 菌株活性检测

2.7 NEAU-gxj18的分类学鉴定

2.7.1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

2.7.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2.7.3 化学分类学鉴定

2.7.4 分子水平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NEAU-Da4对大豆疫霉病菌抑菌活性测定

3.2 NEAU-Da4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NEAU-Da4对大豆植株影响

3.4 无菌环境NEAU-Da4大豆根部定殖试验

3.5 NEAU-Da4对盆栽大豆内生放线菌菌群的影响

3.5.1 菌株分离

3.5.2 NEAU-Da4对大豆内生放线菌的影响

3.5.3 不同分离方法分析

3.6 NEAU-gxj18的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与分析

3.6.1 16S rR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3.6.2 形态及培养特征

3.6.3 生理生化特性

3.6.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3.6.5 菌株的(G+C)mol%含量

3.6.6 特征性核苷酸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高温放线菌科Baia soyae研究

4.2 施用生防菌对大豆内生放线菌影响研究

4.2.1 NEAU-Da4定殖情况分析

4.2.2 NEAU-Da4对大豆内生放线菌的影响

4.2.3 不同分离方法分析

5 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大豆疫霉可引发大豆疫霉根腐病,该病害广泛分布于全球大部分产大豆地区,是大豆主要病害之一。生防菌NEAU-Da4是一株产勃利霉素的大豆内生放线菌,对大豆疫霉病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本研究以大豆内生放线菌微生态角度出发,分别以健康大豆,NEAU-Da4和大豆疫霉同时施用大豆(处理1)以及NEAU-Da4单独施用大豆(处理2)作为分离对象,通过对传统筛选方法改良,采用七种分离培养基、两种研磨方法,分别对三组植株样本的根、叶、豆荚、豆四个部位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明确不同处理大豆内生放线菌群组成及差异,并对其进行抗大豆疫霉、大豆菌核和大豆根腐活性检测及特异微生物鉴定。结果如下:
  (1)健康株及处理大豆样本中共分离得到280株内生放线菌,其中健康植株分离102株、处理1分离89株、处理2分离89株。通过对菌株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以及部分菌株16SrRNA分析,分离得到的菌株大多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其中链霉菌占分离菌株的80%左右,是大豆内生放线菌优势菌群。同时也存在少量其他种类的稀有放线菌,包括处理1分离得到的白氏菌属(Baia)、植物生孢菌属(Plantactinospora)和处理2分离得到的糖霉菌属(Glycomyces)。综合分析不同部位内生放线菌,大豆植株根部菌群数目明显多于豆荚、豆叶及豆。处理1豆根中筛选稀有菌株所占比例高达38.6%,处理2达30%,两组处理均明显高于健康植株中稀有放线菌所占比例15.7%。
  (2)生物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2株活性株均来源于大豆根部。其中,健康株内活性株所占比例为7.1%,处理1、处理2分别为22.8%和21.6%;处理1及处理2中活性株数目多于健康植株。
  (3)运用多相分类学方法对NEAU-gxj18进行鉴定。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高温放线菌科,与其相似性最高的菌株为Geothermomicrobium terrae YIM77562T(93.35%)。该菌株温度生长范围为20-40℃,最适生长温度为37℃。菌株NEAU-gxj18细胞壁特征氨基酸为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磷酸类脂为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未知磷脂和未知氨磷脂。细胞水解糖为半乳糖、核糖和葡萄糖,醌组主要为MK-7,脂肪酸主要为iso-C15∶0,C13∶0和iso-C17∶0,基因组G+C mol%为49.9 mol%。相关特征的比对分析确定该菌为高温放线菌科的一个新属,命名为Baia soyae。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