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绥化市红兴水库工程水资源评价研究
【6h】

绥化市红兴水库工程水资源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国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2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主要内容

1.3.2技术路线

2区域水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2.1基本情况

2.1.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2.1.2水文气象

2.1.3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2.1.4水文地质

2.2水资源状况

2.2.1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

2.2.2水功能区水质及变化情况

2.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2.3.2用水量与用水结构

2.3.3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

2.4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2.4.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3.1水源论证方案

3.2依据资料与方法

3.2.1基本资料

3.2.2论证方法

3.3可供水量分析

3.3.1来水量分析

3.3.2用水量分析

3.3.3可供水量分析

3.4水资源质量评价

3.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3.4.2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3.4.3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3.4.4城镇供水水源规划水平年的水质和污染源预测与评价

3.5取水可靠性分析

3.6本章小结

4取水的影响分析

4.1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4.2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4.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3.1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3.2取水对生态流量的影响

4.3.3取水对水域纳污能力的影响

4.4对第三者的影响

4.5本章小结

5退水的影响分析

5.1.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5.1.3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5.2退水影响

5.2.1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5.2.2退水对第三者的影响

5.2.3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论证

5.3本章小结

6结论及建议

6.1主要结论

6.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都不断增加。开展绥化市红兴水库工程,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当地水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当地水资源合理性开发利用方案,旨在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绥化市红兴水库工程区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量、质综合评价,分析项目开发对所在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为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评价范围内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采用插补延长法计算项目取水口以上流域的年径流,根据实测径流资料进行计算,与已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据此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同时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研究发现,呼兰河流域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1.04亿m3。P=95%年份的径流量和流量为15.2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岩类水侧向补给量、大气降水渗入量和河道渗入量组成,经计算评价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为21.89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87亿m3。绥化市北林区水资源总量4.88×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92×108m3,地下水资源量2.62×108m3,重复计算量0.66×108m3。 开展绥化市红兴水库工程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取水影响 规划水平年取用地表水时段内,取水口以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量为41.04亿m3,P=95%年份的来水量为15.22亿m3,项目取水量为7668万m3,经项目取水后,取水口以上流域取水期内的水资源量减少率为4%,可见水资源减少量很有限,取水口水质满足(GB3838-2002)Ⅲ类标准,取水水质良好因此项目取用地表水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很小。 退水影响 红兴水库工程投入使用后,配套升级北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呼兰河后,2020、2030年呼兰河水质均能满足功能区水质的要求,不会对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经改造升级后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2020年CODcr、氨氮的入河量为634.8t/a、63.5t/a,2030年CODcr、氨氮的入河量为1314.1t/a、131.4t/a。污染物入河量将得到有效减小,污染物入河量将满足限制排污总量,河流水质将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要求;2020年、2030年城镇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COD入河量分别为634.8t/a、1314.1t/a,较现状入河量均有所减少,工程退水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不大;对下游农田灌溉影响较小;运行期对兰西县供水水源地影响较小;还将缓解北林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的现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